廣東粵劇的發源地

本文已影響1.72W人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佛山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1

粵劇發源地粵劇發源地1、佛山。粵劇源自南戲,舊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粵劇揉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爲主的南方一大劇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佛山。粵劇源自南戲,舊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粵劇揉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爲主的南方一大劇種。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
  

2、粵劇作爲一個地方劇種歷數百年而不衰,演數百年而不棄,這一個曾經擁有近億觀衆、擁有五大流派、各大唱腔的劇種,在佛山發源、發揚、壯大,名伶輩出名劇屢就綿延三百年,可謂是一個奇蹟。

佛山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陶瓷之鄉、美食之鄉,名勝古蹟頗多,有佛山祖廟、廣東四大名園之中的梁園、清暉園以及黃飛鴻紀念館、南風古竈,還有順德花卉世界、中央電視臺南海影視城、三水荷花世界、高明楊梅生態園等分佈在各市區的人文、生態旅遊新景區。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明末清初,佛山粵劇活動相當興盛,並建有瓊花會館。古往今來,名人輩出,好戲連臺。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2

佛山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廣州。佛山總面積爲8046平方公里,人口超過900萬,下轄一個區、五個縣級市、四個縣和兩個自治縣。

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佛山的美食以“嶺南風味”著稱於世。佛山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有嶺南天地、祖廟、三水森林公園等知名景點,以及南海影視城、石灣陶瓷博物館等文化旅遊景點。

佛山還是粵劇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這裏還有梁園和佛山祖廟等著名景點。

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一下佛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 第2張
  

嶺南天地

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是中國首個以嶺南文化爲主題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被譽爲“嶺南新天地”。這裏集中了嶺南風格的建築,並融合了很多現代建築的元素,是一個可以讓人感受到嶺南風情的地方。這裏不僅有粵劇博物館、佛山祖廟等景點,還有很多很有特色的美食,可以帶着家人一起來遊玩。

嶺南天地保留了佛山老城原有的生活氣息,這裏不僅有嶺南傳統建築,還有嶺南美食和文化。在這裏可以看到很多廣東傳統的手工藝品,比如廣彩瓷、佛山陶、佛山扎染、廣繡等等。在這裏你可以品嚐到地道的佛山小吃,比如葉問堂、陶公煲、西樵大餅等。此外,這裏還有很多表演可看,例如粵劇表演、廣東醒獅表演等。

祖廟

祖廟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路,建於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是祭祀明代開封府“開封祖廟”(也稱“明倫堂”)神位的祠堂式建築羣。祖廟由南、北兩座大殿及左右兩廂配殿組成,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其中,南大殿爲主要建築,也是全廟的主殿,平面呈“凹”字形,歇山頂式建築,上覆黃色琉璃瓦。祖廟的主要景點有:南大門、牌坊、龍華寺、正陽門、關帝廟等。

南大門是祖廟的正門,建於北宋年間(公元996年-1098年)。牌坊與正陽門相對而建,兩者間的石階可直達正門。正陽門又稱“迎薰門”,是通往祖廟的主要通道。祖廟內的建築還有:龍華寺、寶峯寺、洪聖宮、黃飛鴻紀念館等。寶峯寺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是一座千年古剎。黃飛鴻紀念館位於祖廟西側的小廣場上,是爲了紀念著名武術家黃飛鴻而建的。這裏收藏着許多與黃飛鴻有關的文物和資料。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3

粵劇屬於皮黃系,長期流行於兩廣及港澳地區。在東南亞,粵劇已在新加坡、馬來亞、越南、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菲律賓、美國、荷蘭等海外華人和廣州話華人聚居的國家演出。

粵劇已經成爲中國南方的一大劇種,但它在佛山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粵劇的開山先師與瓊花會館

粵劇從發展到今天,大約有400年的歷史。粵劇的開創者是誰?我們從文字記載和傳說來看。

廣東粵劇藝人有一個獨特的名字——“紅船子弟”。

“紅船的孩子”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爲在過去,該劇團不僅在佛山演出,還在四個鄉鎮演出。佛山地處珠三角,水網密佈,戲班下鄉的交通靠船。它不僅是運載藝人、“戲服”和道具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廣東音樂人的住所。爲便於識別,戲班船都漆成紅色,故稱“紅船”,粵劇藝人也被稱爲“紅船子弟”。

粵劇也被暱稱爲瓊花。200多年前,一首支竹詩中唱道:“梨園歌舞競興,紅船夜泊沙裏,但年年萬人圍看瓊花。”這個瓊花指的是粵劇。它來源於當時粵劇藝人的行會組織,叫做瓊花會館。

瓊花會館是誰創立的?

可以記載的是,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年),湖北著名藝人張武(別名譚守武)在北京演出時,因不滿封建專制政治,以違政被通緝。他避禍來到廣東佛山鎮,躲在紅船裏。他熱心地向粵劇藝人傳授他的優秀崑曲和少林武術,在佛山鎮成立了地方戲班,成立了最早的粵劇藝人組織,名爲瓊花會館。從此,“瓊花社”(也叫瓊花室)成了粵語班聚會和組織上課的地方。地方曾經是大吉尾(30歲以下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她是汾江附近一片區域的總稱,位於汾江禪桂交界處。)康華街。

這張可以說是粵劇團的開創者。

據說張當時演的是益陽戲,他演的戲是漢劇,但他還會唱高腔、崑曲和彈撥。可以說他能歌善舞,能文能武,多才多藝。有人說粵劇的老底子是漢劇,因爲漢劇的劇目很多。如果朱郭曾經有一首歌頌粵劇傳統的`舊詩,它說:

"...從前有個名人攤手五,在佛山鎮成立了戲班;至今革命傳唱傳統,少林武功傳紅船。”

廣東粵劇的發源地 第3張
  

時至今日,粵劇界人士每年都會懷念這位張大師。

粵劇的發展與“南國紅豆"

起源於佛山的粵劇歷經滄桑,不斷髮展。咸豐四年(1854年),帶領紅船子弟響應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的粵劇藝人李,也爲粵劇藝術改革做了很多努力。他編輯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戲劇,並將官員的角色從英俊改爲醜陋。

李起義失敗後,清朝統治者取締粵劇團,禁止粵劇演出,殺害粵劇藝人,燒燬瓊花會館,致使劇團凋零,藝人流散。有的在“外江班”演出,有的打着廣西京劇班的牌子演出粵劇。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粵劇解禁,粵語班恢復營業,鄺新華率隊從佛山遷至廣州,設立“巴合會館”。“外地班”逐漸退出,“本地班”躍居上風。粵劇藝術沿着本土化和大衆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辛亥革命前後,一些革命派用粵劇宣傳人民。孫中山先生曾在新加坡接見“真天生”劇社成員。廖先生曾對藝名樑雪秋的弟弟說:“你的事業是好的,但你不能只唱歌跳舞而不造福大衆……”。鍾惺回族協會會員陳少白先生等人還組織了“天演公司”,創辦了戲劇學校,並創辦了第一個粵劇學者班——“彩南歌班”,在粵港澳城鄉演出改良後的新戲。

與此同時,大批粵劇藝人相繼參加革命活動,有的爲之獻身。他們還取材於現實生活,諷刺時政,鼓吹革命,編著了《文刺死傅琦》、《火燒大沙頭》、《秋瑾》等劇目。在演唱上,廣泛吸收了當地的說唱音樂歌謠和雜歌,舞臺普通話改爲粵語和普通話。聲音由真聲改爲假聲,唱腔由低線改爲高線。旋律由粗到細,由疏到密,粵劇的地方特色越來越明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