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1.29W人 

京劇的發源地在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1

京劇是我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瑰寶,她富於巨大的藝術魅力,是現今我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因此被人們稱譽爲“國劇”。2010年,京劇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起源並形成於北京,但是京劇這個“名稱”卻得之於上海。

京劇形成於北京

清代的北京是南北戲曲演出和交流的中心,乾隆中葉,除崑曲以外,京腔、秦腔等地方戲曲在京華也很流行。先是京腔流行,後來秦腔旦角藝人魏長生進京,秦腔逐漸崛起而轟動了京華。

當時,清廷最高統治者喜愛戲曲,凡皇帝或皇太后祝壽,都要舉行慶典演出,後成爲慣例。乾隆五十五年(1790)秋天,爲了慶祝乾隆帝80壽辰,安徽籍的鹽商江鶴亭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爲“三慶班”的徽戲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這個徽班以唱二黃調爲主,兼唱崑曲、吹腔等。北京的祝壽演出規模盛大,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梁橋,每隔數十步設一戲臺,南腔北調,四方之樂,薈萃爭妍。或絃歌高唱,或抖扇舞衫,此起彼伏,叫人目不暇接。在這場藝術競爭中,第一次進京的“三慶徽班”嶄露頭角,引人矚目。

“三慶班”進京,原本只爲進宮祝壽演出而來。由於徽戲曲調優美,劇本通俗易懂,舞臺演出新穎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受到北京觀衆的熱烈歡迎。所以,“三慶班”演罷祝壽戲,並未南歸,而是留在北京繼續進行民間演出。“三慶班”在北京越演越火,又吸收了崑曲、弋陽腔、梆子腔等劇種的表演技藝,使自己更加豐富,不久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種。“三慶班”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徽班逐漸稱雄於北京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徽班進京開始了我國“國劇”——京劇的孕育期。

至道光年間,以余三勝爲代表的'漢戲班進京。漢戲亦稱漢調、楚調,流行於湖北漢水一帶,以西皮、二黃爲主要聲腔。隨後,漢戲班藝人搭入徽班,徽、漢逐漸合流,經過多年的融化、嬗變、綜合,於道光二十年(1840)左右,一個新的劇種——京劇形成了。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至光緒年間,京劇已趨成熟。這一時期,戲班林立,名家輩出。不僅整理加工了早期的演出劇目,還編演了不少新的劇目,京劇“生、旦、淨、醜”的行當日益完備,“唱、念、做、打”的表演藝術更加豐富成熟。京劇演出繁盛,演出場所大爲擴展,在北京有王府戲臺,會館戲臺,更多是茶園戲院,內城九門繁華地區,戲園有40多處,著名的有三慶園、天樂園、廣和樓、同樂軒等。觀衆面擴大,還出現了票房和科班。

清廷內宮演戲活動一直比較盛行,乾隆五年設“南府”,專門管理宮廷演戲事宜。至道光七年改組爲“昇平署”。開始一般演崑曲,慢慢京劇逐步取代昆、弋進了宮廷。光緒年間,特別是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喜愛京戲,光緒還是票友,能打鼓,因此,京劇在內宮很爲興盛,一批戲班被選入宮承差,程長庚、譚鑫培、楊月樓等名角均被選爲內廷供奉。王公大臣玩票的也很多,遂成風氣。

這一時期及其前後涌現了不少京劇名家。光緒年間,畫師沈容圃繪了一幅13位名伶的彩色戲裝畫,名爲《同光十三絕》,其中有老生程長庚、張二奎、盧勝奎、楊月樓,武生譚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時小福、餘紫雲、朱蓮芬,老旦郝蘭田,丑角劉趕三、楊鳴玉。除了這13位以外,名角還有陳德霖、黃月山、王鴻壽、汪笑儂、賈洪林等。

《同光名伶十三絕》中的譚鑫培與楊月樓 (資料圖片)

“京劇”得名於上海

京劇起源、形成於北京,但是“京劇”的名稱卻得之於上海,它首次出現是在上海出版的年光緒二年(1876)2月7日的《申報》上。

京劇在北京稱雄劇壇後,向全國各地輻射。道光末年、咸豐初年,傳到天津。光緒中葉,天津出現了金聲、慶芳等四大名園,京劇演出已盛極一時。在河北、東北、山東也日漸流行。接着,還傳到了南方。

傳入上海的年代爲同治六年(1867)。當時,上海的戲曲演出已經比較興盛,在老城廂附近戲園、茶園星羅棋佈,除了演出崑曲外,兼演花部諸腔,如徽戲、梆子等。

1867年,英籍華人羅逸卿在上海石路(今廣東路福州路一帶)建造的仿京式戲園“滿庭芳”開張,派人約聘天津的京班來演唱。同年,鉅商劉維忠又在寶善街兆貴裏(今廣東路湖北路口)建造了丹桂茶園,他邀請北京“三慶班”等戲班的名角組班南來,併到廣州去置辦華麗的戲裝行頭。同治七年(1868)秋,丹桂茶園再度進京聘請周春奎、大奎官(劉萬義)、孟七、張七、王桂喜、楊月樓及鼓師程章甫(程長庚之子)等名角到滬獻演。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第2張
  

首批南來的都是名角,他們上演的劇目有來自徽班、漢班、秦腔的一些傳統戲,也有不少新排的連臺本戲和燈綵戲。同治十一年(1872),夏奎章在丹桂排演京劇《五彩輿》,描寫明代清官海瑞與奸佞鄢懋卿的故事,戲中鄢懋卿妻乘五彩輿,與民家娶親隊伍爭道,引起訴訟。新的仿京式戲園,新的戲目,新的戲曲劇種,引起了滬上觀衆的濃厚興趣。“滬人初見,趨之若狂”(姚民哀:《南北梨園略史》),一下子風靡了全城。當時,有一首袁祖志寫的《竹枝詞》雲:“自有京班百不如,昆徽雜劇概刪除。門前招貼人爭看,十本新排五彩輿。”葛元煦《滬遊雜記》說:“自京班來滬,一時官場市庶強半京裝”“上海初不知二簧調,今則市井兒童信口成腔,風氣移人,一至於此”。由此可見其盛況之一斑。

原先北京觀衆稱京戲爲二黃、皮黃或亂彈,而首次定名爲“京劇”是在上海。在京班傳入上海9年後,光緒二年(1876)2月7日的《申報》上,發表了一篇題作《圖繪伶倫》的文章。文章說:“京劇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爲臺柱子。如上海金桂軒之春奎景四,丹桂園之孫春恆是也,餘皆系陪襯。”從此,“京劇”作爲劇種的名稱傳揚全國。

到光緒年間,京劇在上海已經盛行,京角來滬十分頻繁,如老生孫菊仙、汪桂芬、譚鑫培、汪笑儂、劉鴻聲,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旦角時小福、餘玉琴、田際雲(藝名響九霄),花臉金秀山、劉永春等,經常來往於京滬之間。還有一批名角則留居上海,如夏奎章、王鴻壽等。同治年間,首批來滬的京劇藝人,大部分在上海安家落戶,他們的後代大多繼承父業,他們還在上海廣收門徒。另外,京、津的京劇名角和藝人大量南來演出,致使上海的京劇舞臺十分紅火,還通過水路戲班,進一步擴大了京劇在南方的傳播和影響。京劇來到南方乃至上海之後,受到南方文化、地域、觀衆的影響,而逐漸形成了與京朝派相異的南派京劇、海派京劇,從而使京劇走上了夢幻般的、更加多姿多彩的旅程。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2

1、京劇的特點: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

2、它作爲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

3、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

4、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5、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6、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7、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8、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9、京劇的影響:1919-1935年梅蘭芳的海外京劇演出消除了當時西方對中國戲劇甚至中國人的'偏見,促進了中國京劇在海外的傳播,增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第3張
  

10、中國京劇這一東方藝術奇葩在世界戲劇舞臺上大放光彩。

11、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的對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組織的,京劇成爲國家的文化使者。

12、中國派遣京劇團赴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其中梅蘭芳先後於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蘇聯訪問,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爲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贏得了巨大榮譽。

13、他的高超表演不僅讓世界對中國的“國粹”京劇刮目相看,還對日本、歐美的戲劇及電影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在他們的創作中,都汲取了梅蘭芳表演藝術的精華。

14、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爲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爲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15、徽劇是京劇的前身。

16、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17、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3

京劇誕生在北京,叫做京劇,原創劇目在北京形成,黃梅戲誕生在湖北省黃梅縣叫做黃梅戲,原創劇本在湖北省黃州府(今湖北黃岡市)形成,原創劇目源自湖北黃岡各縣真人真事改編和湖北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改編而成,原創傳統劇目中“36大本,72小本”中大本戲以黃梅縣居多,小本戲以廣濟(今黃岡武穴市)居多。

後經華陽河傳入安徽安慶地區,建國後,多次更改劇本名稱,將劇目中的地名更換成安徽地名,用更改過後的劇本名字和劇中人爭黃梅戲發源地,實屬不應該!

2013年安徽省紀念桂林棲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合肥舉成,時白林先生髮表講話:“上世紀50年代,沒有曾聖希、桂林棲的大力支持,就不會有今天的黃梅戲”。桂林棲是湖北黃岡黃梅縣人,不僅爲皖西南安慶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也爲黃梅戲在安徽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桂林棲被譽爲新中國黃梅戲奠基人,生於黃梅戲的故鄉湖北黃岡黃梅縣,擔任安徽安慶首任 ,創辦安徽劇團,戲校,培養了嚴鳳英、王冠亞(嚴鳳英的丈夫,武漢人)、王少舫(南京人)、時白林等黃梅戲人才,支持拍攝電影《天仙配》,從南京借調王少舫。

1953年安徽劇團的嚴鳳英、王少舫多次赴黃梅縣取經學習,帶走部分傳統劇目錄音回安徽,其中就有《董永賣身》後被改編成電影《天仙配》,嚴鳳英、王少舫才聞名天下。

爲了紀念桂林棲爲黃梅戲在安徽的傳播和發展而作出的重大貢獻,桂林梄黃梅戲基金會是以桂林棲命名(不以嚴鳳英命名),至今安徽省黃梅戲演員仍然受益。

如今說桂林棲把皖劇改名爲黃梅戲實屬不應該!黃梅戲被禁止進入安慶城,丁永泉被抓,隨口機智地說唱的是皖劇,逃過一劫。後來恰逢日本人佔領安慶,就沒下文,其實黃梅戲從未正式改稱過皖劇。

老一輩黃梅戲演員丁永泉、王少舫、嚴鳳英生前從未提起過皖劇這種叫法。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第4張
  

黃梅戲發源和誕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黃梅戲主要曲調來自黃梅縣,以地名黃梅縣中的黃梅二字名命爲劇種名字。黃梅戲原創劇目“36大本,72小本”來自黃岡的黃梅、廣濟、蘄春、麻城、浠水等各縣發生的真人真事改編,很多是有家書、族譜、墓碑誌、朝庭奏摺是可以證明的,只不過因年代久遠。

時白林先生在《黃梅戲音樂概論》序言中開篇寫道:黃梅戲誕生在湖北的黃梅縣,從藝人從師記錄和積累的唱腔(這是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以發生在湖北的黃梅縣較爲準確。一些傳統劇目多發生在湖北的黃梅、廣濟、蘄春、浠水等地。

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出版《安徽戲劇》中《丁老縱談黃梅戲》中,丁永泉說:黃梅戲也是從湖北找到我們安慶地區的。丁永泉曾師從安徽省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唱黃梅戲的女藝人胡普伢,也是嚴鳳英的恩師。

與嚴鳳英同時期的著名演員張雲風在安慶的《黃梅戲藝術》上發表文章回憶丁永泉唱夜宿馬棚一段,滿口的湖北鄉音,很感人。

1920年安徽省《宿松縣志》記載:境邑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演小戲,亦稱黃梅戲。

清代同治人何元炳曾擔任石棣(今安徽石臺縣)、東流(今安徽東至縣)、繁昌(今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三縣縣令,寫下“如今不唱江南曲,都作黃梅縣裏腔”,描寫安徽人不唱自己的江南小曲,爭相學唱黃梅戲的盛況,寫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再次印證了黃梅戲從湖北傳入安徽的事實。

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安徽藝術家多次赴黃梅縣採風,挖掘鄉村音樂和劇本題材。

1949年中國第一家公立黃梅戲劇團黃梅縣劇團在湖北黃岡成立,1952年10月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大賽在北京舉行,安徽省只有淮劇和小倒戲(也叫倒七戲,現名廬劇)參加,而並沒有黃梅戲。

1953年湖北黃岡人桂林棲創辦安徽省第一家公立黃梅戲劇團(1988年升級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戲校(今安徽省黃梅戲藝術學院),黃梅戲纔開始在安徽皖南地區迅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提倡文化藝術百花齊放,電影事業也得到了發展和中國很多地方戲曲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例如越劇、川劇、豫劇、楚劇等,黃梅戲也如此!

恰逢酷愛家鄉戲的黃梅戲故鄉人桂林棲同志擔任安徽安慶首任 ,培養了嚴鳳英、王少舫、時白林、王冠亞、王兆乾、陸洪非等一批的黃梅戲的編劇、作曲、演員等一系列黃梅戲人才。

爲黃梅戲在安徽省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爲“新中國黃梅戲奠基人″。

共和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大力支持各種文化戲曲藝術發展,而安徽安慶不僅與黃梅戲的故鄉湖北黃岡山水相連,也是安徽舊時的省城,黃梅戲在安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樹有根,水有源”,黃梅戲的根始終在黃岡黃梅縣,所以仍稱″黃梅戲"而不是安慶戲!

新中國的文化藝曲和電影事業的迅速發展成就了黃梅戲和嚴鳳英,電影《天仙配》的上演,一夜之間讓黃梅戲和嚴鳳英、王少舫全國聞名,是時代成就了黃梅戲。

京劇的主要特點發源地有哪些 第5張
  

唱漢調的湖北人米應先、余三勝、譚鑫培卻是徽班的臺柱子!京劇兩大世家餘家和譚家都出自湖北,京劇鼻祖余三勝來自湖北黃州府(今湖北黃岡市)余三勝、餘紫雲、餘叔巖三代皆爲宗師,

這就是京劇史上赫赫有名的京劇三餘,京劇百年譚家,譚派鼻祖譚鑫培,京劇最早最大的譚派創始人譚鑫培,京劇有“餘譚不分”之說,譚鑫培師承余三勝,同光十三絕之首、京劇青衣創始人餘紫雲(余三勝兒子)也師從譚鑫培,餘譚兩家相互學習。京劇也有“無腔不學譚”之說,譚家謫傳兩百餘年,至今仍在傳承京劇。

譚鑫培、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七代“譚門七代”成爲京劇史上的傳奇,也是中國戲劇史上的傳奇。

晚清1905年湖北武昌府(今湖北省武漢市)人譚鑫培出演中國第一部電影京劇《定軍山》,中國京劇名揚世界,成爲“國粹”。2011年中國第六屆京劇藝術節在湖北召開,開幕式就叫《鳳還楚天》,京劇老藝術家們說:我們這是來朝聖來了,是回到了京劇老家。”

時下大多數京劇藝術家認爲:漢劇藝人米應先(湖北武昌府人,今湖北咸寧市祟陽縣人)、余三勝(湖北黃州府人,今湖北黃岡市羅田縣人)進京後,徽漢合流,徽劇、漢劇合一,才標誌着京劇的正式形成,余三勝是當之無愧的京劇鼻祖。湖北漢劇藝人米應先、余三勝、譚鑫培先後成爲徽班臺柱子(第一名角),譚鑫培被譽爲"京城大戲王”,還是徽班大老闆。湖北的朋友從不說京劇是湖北戲。

有史料證明漢劇藝人比徽劇藝人更早進入京城,漢劇爲京劇最早的源頭,京劇的發源地不應該只有安徽,也應該有湖北。五大劇種中,只有京劇纔算得上“國粹”,中國京劇藝術節舉辦很多屆了,安徽從來沒有舉辦過一次中國京劇藝術節。

至於徽劇早在1948年就唱成搶救劇種了,也更本不是發源於安慶,而是發源於徽州(主體爲今黃山市),徽劇目前僅在黃山市個別區縣的局部地區有傳承,而漢劇目前爲湖北省四大劇種之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