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

本文已影響5.52K人 

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每個人都有嚮往的地方,有些人想去最繁榮的地方工作,也有些人想去各種地方開闊眼界。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歡迎閱讀!

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1

“世界那末大,我想去看看”,當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塵暴刷屏,這句話給人的“小清新”之感,更顯強烈。近日,河南一名女教師這封“最有情懷,沒有之一”的“辭職申請”,引來無數人共鳴。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一句話撩動心絃,正是由於它以一種詩意的方式,說出了很多人心中的渴望。

所謂“世界”,實際上是相對平常生活的一種異質性存在。從朝九晚五的循序漸進中跳出來,從辦公桌邊的循規蹈矩裏跳出來,打破思惟方式的條條框框,擺脫現實生活的患得患失,擁抱一個更廣闊也更精彩的世界。

即使這個世界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但誰的心中沒有激盪過一個遠方?

電影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型叫“公路片”。主角們走過漫長得彷彿沒有盡頭的旅程,不管是否是能抵達,都會經歷精神的考驗,收穫心靈的成長。

“看世界”與“在路上”,其實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迴避,也不一定要旁皇,就是爲了遇到一個更好的世界,也成績一個更好的自己。

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

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回歸“看山是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過人生百態,這位女教師如若再次站上講臺,應當能講出不一樣的精彩。

其實,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是一個有着普遍穩定性的社會。這不但會少一些可能引爆社會對抗的易燃點,也使每一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對“想去看世界”的辭職,雖然點贊者甚衆,但真正能“從心動到行動”的,在這樣的社會裏不應當也不可能成爲主流。

畢竟,情懷不能當飯吃,甜點也不能當正餐。辭職的女教師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卻選擇了留下來,在講臺上繼續自己的事業,換個角度看,沒去看世界者不才是這個社會的基石嗎?

只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也應當是一個有活力有機會的社會。當人生出彩的舞臺愈來愈廣闊,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師的選擇本身,就是一個例子。

現實中,過去鮮見的公職人員辭職,也不斷見諸報端。溫州平陽原副縣長周慧的辭職信,也寫得很文藝,“每一個人都應當遵守自己內心的想法去選擇自己的生活”。

的確,有了更多的機會,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雖然每次選擇都不免糾結。

說到底,渴望遠方,還是由於現實的砝碼更重一些,它讓說走就走的旅行難以成行。黃土修養農耕,農耕孕育家庭,數千年的中華文明,讓生存狀態的“穩定性”,成爲這類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訴求。

學者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有着“超穩定結構”,其實,從安土重遷的觀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的心靈世界又未嘗不是如此?

這也許也是一些穩定的職業有着很強吸引力的緣由。在這樣一種文化中,“現世安穩”是一種扯不斷的心理牽掛、情感羈絆。

站在這個層次上,也許更能理解“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引來的共鳴。身處開放的環境、面對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個誘惑十足的詞。

但是,在競爭劇烈、“壓力山東大學”的社會中,面向大海的轉身難以免地遭受更多艱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也許,去世界看看的人們,終究還是要面對“娜拉出走以後”乃至“娜拉回來以後”的問題。

“出門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爲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一組難以解開的心結,唯有在朋友圈裏徒然羨慕着遠方。

“世界那末大,我想去看看”,看起來文藝腔十足的表達,背後是時期的發展、文化的演進,詮釋着社會心理結構的變遷。

其實,生活充實,何必別處?心有夢想,何必遠方?過好每天,走好每步,何嘗不是一樣精彩的`人生。

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2

(一)

遠方,是思念,是迷茫。

一輪圓月在逐漸黯淡的蒼穹中明晰着它的輪廓,皎潔而圓潤。月下的你,正凝望着遠方。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的中秋,密州的月格外地亮,你飄忽忽,想羽化登仙,可上清苦寒,又何如戢影人間,於是感慨萬千,悲中從來。遠方,是京師,你施展政治抱負的地方,然而你卻決定浪跡天涯。

遠方,是親人。你孑然一身,與子由已有三年不見。月夜呀,昨日還是疏影匝地,今日卻是銀輝遍佈。就像陰晴圓缺是月的宿命,難道悲歡離合就是人間的清歡?

誰的心中不曾有過遠方,但遠方就意味着打擊與離別麼?

(二)

遠方,是希望,是夢想。

長江洶涌着呼嘯而來,亙古不變的是其奔流萬里的氣勢,然而今天站在高岸眺望長江的人,不是羽扇綸巾的公瑾,卻是落魄的你——一個不得擅離而且無權簽署公文團練副使。

誰的心中不曾有遠方美文 第2張

“遠方?我還有遠方嗎?”你在內心這樣盤問自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你在沉吟許久後,發出這樣的感嘆。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你扣舷而歌。

一個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是最懂得遠方的意義的。於是你在這裏留下的詩文,如同七月既望的明月,照亮了千百年來許許許多多失意者的心。

(三)

遠方,是釋然,是平淡。

途經沙湖,驟雨穿林打葉而來,你淡然一笑,竹杖芒鞋且徐行。風雨過後,夕陽如故友一樣,在山頭熱情相迎。

遠方不再需要眺望,遠方其實就在腳下,就在這一蓑煙雨裏。只要有一顆超然的心,哪裏還有什麼風雨與天晴?吾心安處是故鄉!

誰的心中不曾有過遠方,驀然回首,蘇軾忽然發現遠方不遠,那固然是一個永遠讓人嚮往的地方,但它的清輝就在你的身旁,一刻也不曾離開,就像我們頭頂的星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