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

本文已影響6.93K人 

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既然培訓是一種管理的必然手段,那麼恰恰就說明“培訓也需要管理”!沒有管理的培訓就一定不會有效果。下面分享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來看看吧。

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1

企業做培訓有三難:一是“想培訓但怕沒效果”,二是“怕搞了培訓但也沒效果”,三是“不培訓就更沒效果”。在7月27日舉辦的“中國企業商學院院長聯合會佛山高峯論壇”之“轉型升級下的HR培訓創新戰略主題論壇”上,多家企業的總裁、HR總監及培訓經理們,都集中表達了這種困惑。

也正是因爲這種困惑,很多企業在內部培訓問題上就裹足不前,在培訓師資格認證決策上也遲疑難定,有的甚至還將培訓視爲雞肋,這就讓衆多的人力資源部在企業裏淪爲“小腳媳婦”,沒有任何的話語權,更讓企業白白地喪失了很多的成長機會。而企業之所以有這種困惑,主要還是來自於對培訓的認識不足,甚至還曲解了培訓的基本含義。

站在現代管理的角度,培訓就是企業HR開發管理的一種必然手段。在HR六大模塊中,培訓是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模塊。它與績效模塊其實是因果關係,培訓針對的是過程,績效只是結果,沒有過程就一定不會有結果,所以,企業“不培訓就更沒效果”這種擔心也是必須的,也符合基本的管理邏輯。要想不讓這種擔心成爲現實,重視培訓就是必須的。培訓師培訓所以,不搞培訓的企業就是HR管理上的最大失職,這樣的人力資源部是沒資格叫做人力資源的,還是叫做人事部實在。

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

既然培訓是一種管理的必然手段,那麼恰恰就說明“培訓也需要管理”!沒有管理的培訓就一定不會有效果。姚紹龍老師曾經有句名言——“培訓無效就是管理無能的替罪羊”。這句話其實就已經將“搞培訓但也沒效果”的'問題解釋得淋漓盡致。說白了,培訓無效就是管理無方造成的,所以,運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對培訓實施全程管理,就是提升培訓績效的必然手段。培訓師報名

培訓的本義也有兩種,一是思想素質理念教育,二是技能行爲訓練。就是說除了“訓”之外,還需要“練”。很多企業之所以培訓無效,也就是忽略了教育之後的“訓練”。這個過程也是靠培訓管理來實現的。也就是說,企業在員工接受培訓之後,還要幫助員工消化和轉化,轉化的過程就是行爲訓練的過程,也是一種內化過程,員工們必須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內化爲自己的行爲習慣,然後才能提升績效。

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培訓制度、完善培訓流程、構築培訓體系才能達到,培訓管理之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2

不要只指望公司的培訓

人絕對不可能經過一次培訓就脫胎換骨。相反,集體培訓上學到的東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燒大鍋菜一樣,總沒有你最想吃的菜,因爲這樣做容易,並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學生很看重所選的公司有沒有培訓,這說明,你不但不知道這個公司做什麼,你甚至不知道怎樣學習這些技能。

我的感悟是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學你想要的知識,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知識是什麼,你只會做出兩種行爲:

1、等待別人來教你,並且等待別人發現你不知道的地方。

2、尋找現成的答案並且拷貝。期待公司培訓的人,就很大概率上是第一種人(不排除極少真正優秀的公司培訓)

許多的同學有這樣的習慣思維:

因爲,這個公司的培訓能結束達到多少多少的程度;

又因爲,這個程度正好是我想達到的;

所以我盡力進這家公司;

因爲我進了這家公司;

所以它自然會使我達到了這個期望的程度。

從管理的角度看培訓 第2張

我們把參加培訓和達到效果很幼稚的畫上了等號。其實往往集體培訓上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沒有實際操作價值的。永遠不要期望單靠聽課,靠老師把同樣的東西給所有的人,你會得到比別人更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觀察和思考自己的需要上,找到問題的所在再通過觀察和實踐得到的答案纔是真正的知識。

所以,剛剛開始工作,什麼都不會,不要認爲那樣是正常的,因爲公司還沒有培訓過呢!等我接受培訓了之後,我就全都會了。如果你一無所知還等待別人會可憐你的無知而施捨你知識,那你會爲你的無知而付出更多的智商。

其實我們應該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去被動的等待培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