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秋糧產量

本文已影響2.48W人 

河南秋糧產量,河南這些年來,已連續四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300億斤,小麥生產穩定在700億斤以上,現在農產品深加工已經成爲河南的重要支柱產業,河南秋糧產量。

河南秋糧產量1

儘管今年河南遭受特大洪澇災害,但得益於不斷提升的糧食生產能力,今年河南全省糧食產量有望繼續突破1300億斤。

河南作爲全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已連續四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300億斤,小麥生產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60億斤以上,但不久前的極端強降雨洪澇災害對秋糧影響比較大,受損農作物面積約87萬公頃。

河南省委常委 常務副省長 周霽:在國家各部委的關心支持下,特別是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及時搶種、補種、改種,也就是把這次災害的損失爭取降到最低點,確保今年糧食產量繼續突破1300億斤。

目前,河南正編制災後重建總體規劃,提高河南抗旱排澇綜合能力。同時,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改造,保護好種質資源,實施技術突破,從種業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

河南秋糧產量

周霽表示,災後重建目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作爲全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這些年來,已連續四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300億斤,小麥生產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60億斤以上。但這一輪的極端強降雨洪澇災害對秋糧影響比較大,受損農作物面積約87萬公頃。

周霽表示,在國家各部委的關心支持下,特別是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河南省及時搶種、補種、改種,也就是把這次災害的損失爭取降到最低點,確保今年糧食產量繼續突破1300億斤,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民生責任。當然,這一輪災害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環節,所以圍繞綜合能力提升,正在着手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興修水利設施。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一輪強降雨也使河南的水利設施有5900餘處損毀,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加固搶險,蓄滯洪區分洪口、漫溢決口等嚴重損毀的地方已全面搶修完畢。現在正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編制災後重建總體規劃,也就是指導河南把後續的災後重建工作做得更系統、更科學。在水利方面,把病險水庫的加固問題,區域性流域性干支流的加固問題、疏浚問題,還有蓄滯洪區系統治理的問題,一併開展,提高河南抗旱排澇綜合能力,提升應急抗災能力,既要抗旱還要防洪。

河南秋糧產量 第2張

二是守牢耕地底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住農田就能保住糧食生產。在這方面,河南堅決守牢1.22億畝耕地和1.02億基本農田。在國家支持下,河南正在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改造,計劃到“十四五”末能形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4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保證糧食生產1300億斤的基礎。

三是強化種業支撐。種子是糧食生產的“芯片”。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河南正在依託國家生育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種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等幾個“國字號”平臺,聚焦創新資源,保護好種子資源,實施技術突破,也就是從源頭上,要把河南建成種業大省,從種業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

四是做強特優農業。河南“地下”有資源,“地上”有農作物,要做好“地上”文章,這些年通過不斷努力,農產品深加工已經成爲河南的重要支柱產業,大家熟知的思念湯圓、三全水餃、雙匯火腿腸、好想你棗這些產品享譽海內外,後續將圍繞這些優勢企業招引嫁接,把河南的比較優勢不斷放大,延伸河南農產品生產加工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提升比較優勢,在比較優勢中也調動種糧積極性,鞏固好糧食生產的基礎,最終扛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也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抗災能力,提高優質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

河南秋糧產量2

河南道地區作爲農業生產區,是唐前期中央賦稅的重要來源地,其糧食生產對於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國家政權的穩定都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史料並結合相關研究來看,基於河南道的自然環境,當地種植的糧食作物種類主要粟、麥類和水稻。

一、粟(穀子)

河南道是粟的主要產區,尤其是在東都河南府附近,有大面積種植粟的記載。高宗永徽五年,糧食作物產量大豐收,洛陽地區粟米每鬥僅兩錢半。據記載開元二十五年朝廷下旨“和糴東、西畿粟各數百萬斛”,東、西畿分別指的是長安和洛陽附近地區,可見這兩地附近粟的產量之大。

據記載,唐初懷州還有“搜粟都尉”之職,職責主要是教民耕植。元和七年政府下令在河陽糴粟十萬石,懷州正是河陽節度使的治所。大和初年,楊元卿擔任河陽節度使之時,爲幫助唐中央討伐何進滔叛亂“獻粟二十萬石,助天子經費”,可知東都及附近的州縣粟的種植和生產規模是比較大的。

洛陽以東的河淮地區,同樣是唐代粟的大面積種植區域之一。玄宗時期爲防水旱災害,頒佈平糶詔規定諸郡出粟米,其中“榮陽臨汝等郡各出粟二十萬石。河內郡出米十萬石。陝郡出米二萬石”,可知當時滎陽、臨汝都有粟的種植。

此外,當時的山東半島也是產粟的。青、萊二州所產之粟可以用來保證軍需,可見其具有一定的種植規模和產量。日本高僧圓仁在描述其在山東的見聞時提到在開成五年山東登州的粟米一斗三十文,萊州糧價爲粟一斗五十文,齊州禹城縣粟一斗四十五文,粟的價格相對便宜,說明產量是比較可觀的。

河南秋糧產量 第3張

二、麥子

除了種粟,洛陽地區也有廣泛種植小麥的記載。高宗永淳元年,東都下大雨,有童謠曰:“新禾不入箱,新麥不入場”。天寶九年春,詩人李碩的《送陳章甫》雲:“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可以看出,在洛陽和其附近州縣,小麥還是比較常見的。

東都以東的河南道地區,也是小麥的主要產區。高宗時河南大旱,當時的侍御史劉思立巡視後上書說:“今麥序方秋,蠶功未畢,三時之務,萬姓所先”。天寶四年五月的詔書中稱當時河南、諸郡“今載收麥,倍勝常歲”。具體看來,當時河南道各州也是普遍產麥的。

武則天稱帝后,大唐將領徐敬業於揚州起兵討伐,其屬下魏思溫做作戰動員時稱“鄭、汁、徐、亳士皆豪傑,不願武后居上,蒸麥爲飯,以待我師”。據記載安史之亂睢陽之戰時,城外的麥子爲亂軍佔據,城內糧食緊缺,守城更加艱難;貞元八年,詩人孟郊科舉失敗,去徐州拜訪好友時寫道“雨餘山川淨,麥熟草木涼”氣唐末軍閥混戰,朱全忠兵臨兗州城下“刈其麥”,可知當時麥子是兗州軍隊的重要物資。

根據文獻己載來看,河南道除東北部的半島丘陵地區以外,產麥地區幾乎連成了一片。

河南秋糧產量 第4張

三、水稻

基於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河南道區域內並不適合水稻生產,但是因爲境內水流豐富,還是有一些水稻生產的史料記載。

《全唐詩》中有詩句描寫了河南地區水稻種植的景象,如“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開元十二年七月,朝廷任命張九齡擔任河南開稻田使,接着又令他於許州、豫州、陳州、亳州等地設立水屯。顧名思義,開稻田使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河南數州水種稻,以廣屯田”。

天寶間,齊州水稻生產興盛,唐前期著名詩人李獣爾其“負郭喜粳稻,安時歌吉祥”。在唐代的後期,山東半島的登州至齊州禹城一帶都有水稻種植,文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在其書《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了他沿途遇到的主要的糧食種類就是稻和粟。

總的來說,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唐代河南道地區水稻種植呈現出點狀分佈,不像粟、麥那樣大面積連成片,但在有些地區還是有着比較可觀的種植規模和產量的。

河南秋糧產量 第5張

糧食的`產置

唐王朝吸取隋亡的經驗教訓,政府前期重視恢復社會生產,國家的統一、均田制的推行、農田水利的興修、賦稅的減輕,加上勞動人民精耕細作,地方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唐初直到安史之亂之前,由於自身優越的條件,河南道的糧食生產更是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唐代均田制的推行不僅使得無地的農民多少分到土地,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併,進而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而與均田制有關的賦稅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壓力。雖然這些政策主觀上是爲了穩固統治,但是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得以迅速的擴大規模,增加產量。

在此種社會生產條件之下河南道的糧食生產得到很大的發展。當時河南道地區的人口密度約爲每平方公里40人,都畿地區約爲60人,是全國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人口的增長爲糧食的生產提供了新的勞動力以及有效納稅人數。

其次是農田水利的興修。唐代農田水利事業興盛,政府在全國各地都積極興建水利灌溉工程,而且中央設有水部郎中和員外郎,職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凡天下水泉三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有九”。西漢末年,黃河決口,給黃河中下游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從那以後,黃河安流八百餘年,這自然給兩岸的農業生產帶來了便利的條件。

根據地圖可知,黃河從虢州進入河南道區域並且流經了河南道北部的大部分州府,如河南府、陝州、鄭州、鄆州等,因爲毗鄰豐富的自然水利資源,黃河沿岸的州縣土地不僅可以引黃河水灌溉,而且河岸附近的土地一般都會平坦開闊、土壤肥沃,非常有利於農業生產。

河南秋糧產量 第6張

此外,河南道農田水利設施的興修也頗有建樹,政府新開了很多漕渠,不少都是主要負責農田灌溉。

最後還有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唐初部分農具還是鐵鑄的,唐中葉以後,隨着傳統鋼鐵技術體系的形成,制鋼技術的普遍運用,農具也從鑄制發展到鍛制,如三門峽市出土的鐵鑊鐵鐮就是鍛制而成的,與現在手工製作的傳統農具幾乎一樣。農具製作的歷史性變革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中央積極發展生產的政策之下,加之河南道自身優越的自然和人文條件,當地的農業發展勢頭良好,如當時的兗州任城縣呈現一片“耒耜就役,農無遊手之夫”的美好景象,農具都用於耕作,農民沒有遊手好閒之人。

由於河南道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豐富的糧食儲存不僅可以爲自身社會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也是關中地區重要的供給來源,尤其是東都洛陽,更是關中政權在饑荒之時多次就食之處,所以對於中央政權的穩定也是意義重大,正如玄宗開元二十五年詔曰,“大河南北,人戶殷繁,衣食之原,租賦尤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