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自測脾臟健康的方法

本文已影響2.45W人 

編者按:脾胃是我們的後天之本,也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脾胃不好就會出現身體無力,胃口差等症狀,你瞭解你的脾胃健康嗎?你有脾胃虛弱的症狀嗎?中醫教你自測脾胃健康,對症調理脾胃!

中醫自測脾臟健康的方法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濾血、清除衰老血細胞,以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功能。因其含血量豐富,能夠緊急向其他器官補充血液,所以有“人體血庫之稱。脾是後天根本,脾的病變可以表現在脣上,另外思傷脾,思慮過度、相思過度都會傷了脾氣,因此可以辯證施治再以治療。下面教您如何通過身體異常症狀判斷脾是否健康。

1.不管是晚上還是白天,一覺醒來,你的口水總會讓枕巾“溼身。

2.肚臍特別容易着涼,一着涼就拉稀。

3.腹脹,肚子裏面老有氣,要排個氣才舒服!

4.總是像吹了氣似的,渾身上下都腫着!要不你就瘦得像個“柴火妞。

5.什麼都沒幹也覺得累,全身沒力氣,哎,真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6.胃口不佳,吃什麼都不香,根本就沒有吃東西的慾望。

7.正是亭亭玉立的年紀,但胸部卻有點下垂,而且皮膚變鬆弛了。

8.大便不成形,如廁後,便池老衝不乾淨。

以上八個問題中,如果你有5個都是一樣或相近的,那麼就從現在開始關心自己的脾胃了。鳳凰中醫提醒,脾胃不好的人羣,一定要注意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並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冬季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季節

中醫學認爲,脾胃爲“後天之本,又是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之一,脾爲髒,胃爲腑,乃是一對相應的器官。“胃受納腐熟水谷,意思是接受並消化食物;脾則主運化,將“水谷精微(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另外,“脾主肌肉,即靠上述營養物質來供養肌肉,使肌肉結實強健。由此不難明白,體瘦源於肌肉的消減,乃是脾胃虛弱的結果。而面黃呢?則因五臟與五色相應,心肝脾肺腎分別與赤青黃白黑相聯繫,故面黃是脾病在臉上的表現,即脾虛所致。

那麼,好端端的脾胃爲何會虛弱呢?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生理角度看,孩子處於發育期,五臟尚不平衡,而是“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肝有餘則容易“肝風內動而發生抽風;脾不足則易虛易實,也就是說容易受到飲食的左右而出現問題。比如,不少孩子喜吃冷飲,過量的冷飲易使脾胃受損而發生氣滯。再如,有的孩子偏食某些食物,以致吃得太多而造成“停食,也可使脾胃之氣呆滯。此外,過量甜食(如糖果、巧克力等)亦可造成脾胃氣滯,招致脾虛。孩子的脾胃功能一旦虛弱,就會出現胃滿腹脹,缺乏飢餓感,進食量減少,營養物質缺乏,孩子怎會不又黃又瘦呢?

弄清了孩子面黃肌瘦的緣由,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應運而生了,那就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孩子的脾胃進行科學的調理。

首先要抓住調理脾胃功能的最佳時機。中醫學認爲,冬天是收藏的季節,也是積蓄力量以待“萌發的季節,抓住這幾個月進行調理,可以補償夏季高氣溫以及過食冷飲等因素損害的`脾胃功能,使其恢復正常運轉,從而爲翌年春天的良好發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至於具體的調理措施,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食物調理法 首先,調整三餐結構,暫時刪除或減少那些不易消化、過於油膩的食物,特別是高脂肪食品。食譜應以清淡、富含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易消化的食物爲主角,且要注意保溫。比如,β-胡蘿蔔素就值得推薦,這種營養素對上皮細胞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可促進孩子上呼吸道與消化道黏膜完整,增強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有助於防止冬季易發生的感染性疾病,爲冬季養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內環境。做法是,將胡蘿蔔做成餃子、包子、餡餅、丸子,加幾粒小丁香以去其怪味,讓孩子食用。其二,多用以水爲傳熱介質的烹飪方法,如湯、羹、糕等。少用煎、烤等以油爲介質的烹調方法,以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其三,注意食有節制,防止過飽傷及脾胃,使孩子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

以下幾款食療方,家長們不妨選擇使用。紅棗大麥粥:紅棗8~10枚,大麥適量,用溫水浸泡後旺火熬煮食用之。蓮子粥:蓮子去皮去心,溫水浸泡後,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薏米粥:薏米適量,或加少量秫米,溫水浸泡後用旺火熬粥食用。肉湯類:用雞或牛肉、排骨煮湯,加入肉豆蔻、草豆蔻、丁香、茴香、桂皮等,調入食鹽少量食之。

藥物調理法 合理運用中西藥物,亦可收到良好效果。

中藥有山藥、茯苓、扁豆、蓮子、芡實、薏米等。這些藥物又是食物,用起來更安全方便,強健脾胃功能的效果也好。另外,還可選用神曲、山楂、雞內金、麥芽等,以消除積存的宿食,清空腸胃,增加孩子的食慾。西藥如B族維生素、酵母片、乳酶生等,亦有異曲同工之效。當然,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穴位調理法 祖國醫學認爲,經常運用保健推拿按摩法,也有調理脾胃的效果。具體按摩的穴位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足三裏,位於膝眼下三寸的脛骨外大筋內。本穴位爲全身性的強壯要穴,常按摩此穴,可使小兒消化系統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黃肌瘦可獲得改善。另一個是中脘,位於臍上約4橫指,屬於任脈穴。按摩此穴能行氣活血,清熱化滯,健脾和胃,對於小兒食積疳積、腹痛脹滿、便祕瀉泄等有較好作用。按摩可採用揉、推、摩、旋摩等手法,力度適中,每天早晚各一次。若再用上捏脊法,效果會更好。

結語:以上教給大家的中醫自測脾臟健康的方法,脾胃是我們的氣血生化之源,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如果脾胃有問題,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大家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脾胃健康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