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

本文已影響2.43W人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抗美援朝是一項偉大的戰役,我們不能忘記歷史,這是一場讓世界看見我們和平決心以及捍衛自己國家領土的戰役,下面和大家分享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1

一、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干涉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1950年10月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面對世界上最強大、武器裝備最現代化的美軍,中國敢不敢出兵、能不能同美國進行戰爭較量?這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擺在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面前異常艱難的重大戰略抉擇問題。中國黨和政府站在戰略的高度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這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辯證統一的科學體現,是敢於鬥爭的勇氣與善於鬥爭的智慧緊密結合的成功典範。毛澤東把出兵朝鮮的決定電告在莫斯科的周恩來:“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爲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總之,我們認爲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

歷史證明,“抗美援朝決策,使中國獲得戰略利益是巨大的,甚至超過了決策者原先的預料。”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美國再也不敢輕易在軍事上作侵犯中國的嘗試。新中國擁有長期的和平建設和社會改革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於抗美援朝的正確戰略決策以及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得出結論:“經此一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乃至世界的戰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受到極大鼓舞,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

二、鋼鐵之師令天地動容

抗美援朝戰爭,是交戰雙方武器裝備水平對比極爲懸殊的條件下進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武器裝備相當落後;而面對的是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掌握着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全部先進武器的美國軍隊。然而就是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爲艱難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以劣勢裝備進行殊死搏鬥,即使戰鬥到最後一人,仍然堅守陣地,頑強地同敵人血戰到底,將中國軍隊不怕苦不怕死的戰鬥精神發揮到極致。長津湖之戰,在接近零下40攝氏度的惡劣天氣中,志願軍全連官兵死守戰位,忍受極度嚴寒以戰鬥姿勢受凍犧牲,凝結爲一尊尊凜然的冰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的志願軍戰士捨生忘死、向死而生,展現出讓對手肅然起敬的“謎一樣的東方精神”。英雄們爲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決不後退一步的血性令敵人膽寒,讓天地動容!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這支鋼鐵之師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連續進行了5次大規模戰役之後,把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趕回到三八線附近。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從而成爲了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但最終贏得了勝利,令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抗美援朝的勝利是靠什麼得來的呢?中國人民志願軍勇往直前、浴血奮戰,充分發揚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這是取得一切勝利的決定因素。習近平主席與基辛格博士討論抗美援朝戰爭時,基辛格表示“困惑”,說中國軍隊缺乏後勤保障、空中支援,裝備如此之差,居然沒有“打輸”。習【主席】告訴他:“我們靠的是一種革命的戰鬥精神,我們的戰士是不怕你們的,無論拿什麼武器,都敢與你們較量。”

三、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最終贏得了勝利,切實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新中國的國際威望和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財富,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爲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爲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在中華民族精神族譜中佔有重要地位,必然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它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70 年後的今天,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國際戰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我國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面臨新的嚴峻挑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深刻挖掘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在新時代汲取戰略決策的精髓和智慧,繼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2

抗美援朝顯示我國堅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意志與決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併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 第2張

拓展資料:

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侵略朝鮮、臺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3

一、抗美援朝的意義深遠

在解放戰爭中,美國駐紮在青島的部分軍隊就明確了希望能介入解放戰爭,這對於中國來說可並不是什麼好事,另外美國經歷了二戰的考驗後,不少戰術都已經非常成熟了,特別是美軍在空軍配合方面,表現得非常優秀,於是如果美軍介入後,解放軍的傷亡將明顯增加。最終美軍和平撤離青島,這對於解放軍來說雖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結局,可是這並不代表美國就徹底放棄了在中國的利益,美國希望進一步介入中國內戰,將自己駐紮在日本的精銳趕往中國戰場,可是因爲蘇聯在聯合國反對而作罷,由此美國非常希望找機會介入中國內戰。

抗美援朝戰爭中,因爲美軍在仁川登陸後取得了巨大戰果,並且歲月就佔領了平壤,直逼鴨綠江,這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一旦美軍突破了鴨綠江,這對於新中國來說可能被動防禦會出現了巨大損失,爲了防止美軍藉此入侵東北,中國以攻爲守,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無疑是有着深遠的戰略意義的,不僅打出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還讓中國贏得了一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

抗美援朝的戰略意義 第3張

二、抗美援朝贏得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抗美援朝最大的意義便在於它爲中國贏得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當時中國雖然已經基本肅清了國內的反動勢力以及一些帝國主義殘餘勢力,可是依舊籠罩在帝國主義包圍的高壓下,中國如果想真正擺脫這種局面就只有主動進攻,去贏得一個穩定和平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在建國初期,中國還屢屢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核威脅。

抗美援朝結束後,中國的國際地位立刻有了提高,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敢於輕易對中國發動戰爭。自1840年以來的欺壓歷史也一去不復返,所以對於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中國通過自身戰爭贏得的一場完全勝利,所以意義非常深遠,它爲中國贏得了數十年的穩定和平的外部環境。

三、小結:

對於中國來說,建國後是一個轉折點,這是代表中國人民徹底擊敗了封建主義和反動勢力的一次偉大勝利,同樣到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第一次在與帝國主義交量中取得了完全勝利,這對於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有着深遠的意義。在抗日戰爭勝利中,還有西方國家資助和在其他戰場上幫助,可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沒有任何國家幫助中國,除了蘇聯通過貸款給予中國一些武器以外,中國再無其他援助,面對西方第一強國美國,中國志願軍毫不退縮,在數個戰役中擊敗美軍,逼迫美國簽署停戰協議,這是中國爲了今後數十年和平發展所採用的主動進攻的戰略部署,它的意義非凡,讓中國至今保持着和平環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