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3.08W人 

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成功並不容易,有些東西看起來像鮮花,但實際上卻是惱人的荊棘。不過在絕望的時候別忘了再多走幾步,路或許就在腳下。下面分享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

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1

1975年,美國人蒂姆·萊澤曼和他的妻子到歐洲旅行,爲了享受自助旅遊的自由,他們在阿姆斯特丹花了300美元買了一輛二手菲亞特汽車。開起來之後,不是打不着火,就是管子漏水,好在萊澤曼隨身帶了一把童子軍用的刀,幹什麼都用它,從切面包到開罐頭,當然現在又加上了修汽車。

到了需要調校汽車的時候,萊澤曼才深切地感受到手中僅有的這個工具是多麼簡陋,有時他氣得不由大喊:“我需要一把鉗子!”另一個時刻,他又嘟囔:“爲什麼不是改錐?”有一天,又在跟“老爺車”較勁的時候。他突然靈機一動,爲什麼不設計一種工具。只要自己所需要的都在上面,那多方便啊!

回到美國後,萊澤曼拿出了一張他繪製好的帶有各種工具的摺疊刀的草圖,跟妻子商量說:“我能不能爲自己做一把這樣的摺疊刀,就一把,只需幾個月。”

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

妻子在經歷了與他的共同旅行後,理解他的煩惱,便答應了。萊澤曼則一頭扎進車庫裏,一邊鑽研機械工程學,一邊摸索着進行金屬加工。

“幾個月”的承諾變成了三年。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萊澤曼完成了兩件樣品,並順利通過了專利申請,這讓他興奮極了,真是苦盡甘來啊,他對妻子說:“我說過,你的辛苦不會白費的,我敢打賭,很快就會有人花100萬美元買下這個專利的。”妻子也很高興,“我就知道你會有大出息的!”

然而想象中的電話一直沒有人打來。萊澤曼坐不住了,決定親自出馬。他帶着專利找到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格柏公司,它們以生產刀具聞名。他們看了一眼他的發明,說:“這不是刀,這是工具。我們不做工具生意。”

“這怎麼會不是刀呢?”萊澤曼想不明白,他幾乎拜訪了所有的大刀具公司,沒有人承認這是刀。或許他們是對的,那就算工具好了。他又轉頭去拜訪幾家工具公司,可這些人又說:“這不是工具,這是小設備,我們不生產。”

失望的萊澤曼想,或許主要是大家對他的發明缺乏認識。於是他給《紐約時報》一個介紹新專利的專欄作家打電話,果然引起了他的興趣,專門寫了篇介紹文章。拿着飄着墨香的報紙,萊澤曼興奮地說:“哇,這應該不會有問題了,我會接到很多電話,我最好出去找一臺電話應答機。”

一切準備就緒,萊澤曼整天坐在電話機旁,等着電話鈴悅耳地響起,結果除了一兩個怪人的電話,沒有一家公司表現出興趣。

坐吃山空的日子實在挨不下去了,萊澤曼不得不出去找份工作了。他到一家公司去搞銷售,萊澤曼絕望地準備放棄了。

這時萊澤曼大學時的一個朋友史蒂夫·伯林納聽說了他的經歷,勸他說:“爲什麼不嘗試一種新的方式?”他們合作成立了一個工具公司,然後聯繫從事維修業務的公司,甚至軍方,可得到的答覆依然是:用不着。他們又去嘗試商品郵購公司,不厭其煩地當面遊說,然後按照人家的要求去掉一些功能,降低價格,他們的產品才得以登上了郵購產品目錄。終於,第一筆訂單出現了,一家狩獵和垂釣設備公司訂購500件。

他們的“口袋生存工具”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野外活動愛好者的青睞,稱它比瑞士軍刀更剽悍。訂單雪片一樣飛來,以致生產廠不得不加班加點工作。現在,萊澤曼工具集團每年銷售的工具達36個品種250萬件,範圍遍及從德國到蒙古等80多個國家。

早已成爲億萬富翁的萊澤曼心滿意足,不過回顧所走過的道路,他也不無感慨地說:“成功並不容易,有些東西看起來像鮮花,但實際上卻是惱人的荊棘。不過在絕望的時候別忘了再多走幾步,路或許就在腳下。”

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2

絕望心情的散文

最近,一直關注着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每當在電視裏看到地震的視頻時,那種驚恐與絕望的鏡頭讓人不會忘記。在那些期待能生存下來的人們的眼神裏,讓我感覺到了災難中的人們的絕望。

絕望,一個人們多麼不願意提及的字眼。然而,絕望卻偏偏在我們身邊不停地發生。人生中充滿了希望的`同時,又時時伴隨着絕望,如同死亡的陰影,對於每個人都一樣,誰也不會例外。我不知道,希望與絕望的距離有多遠,有時也許只是一步之遙,有時也許只在片刻之間。絕望,讓多少人在絕望中期待奇蹟的出現,也有多少人在絕望中永遠地離開。都說絕望中是有希望存在的,也會有奇蹟發生的,然而天災中人們的絕望是無法拯救的,在做了最後的堅持後還是於絕望中踏上了天堂之路。日本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遠去;汶川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不歸;唐山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走進了天堂……

在絕望時多走幾步路的散文 第2張

絕望是初冬的開始,絕望是眺望漫長的蕭瑟,絕望是不禁驚慌失色。自然災害中,讓多少人在絕望中期待希望,而沒等希望的到來便匆匆而去。然而,現實中正常的生活裏,也有人在人爲的極度的絕望中,會想到死亡,雖然這是一種懦夫的表現。絕望與希望一樣,無處不在纏繞着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絕望中,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這也許就是偉人與俗人的區別吧!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世界之大,偉人卻寥寥無幾,凡夫卻是衆生皆是。對於凡夫俗子的我來說,無所謂希望和絕望。我不希望明天會多好,只想平淡地過好生命裏餘下的未知的時間。我阻擋不住絕望的來臨,只想當絕望來臨的時候,我會對它一笑而過,走出這片荊棘。如果生命走到了盡頭,我會在充滿絕望的希望裏微笑着閉上自己的雙眼。估計現在我還沒有到生命倒計時的時候,也許纔會這樣坦然地面對死亡吧!

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我知道絕望是面對死亡的寧靜中的一次平靜的抉擇。人生中最令人絕望的事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死亡,對常人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當我們知道自己將面臨死亡的時候,心裏會有一種恐慌或者絕望。然而,當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時候,便死去了。也許是一種最好的死亡方式,不用爲自己的死亡彩排。當一個人預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之間,會在最後的絕望中做一些能留給他人記憶的事情。父親去世前不久,曾拉着我的手說:“幾年沒見到你丁叔了,不知道他怎麼樣了?”這不算是父親的遺囑,但我知道父親想這個人了。愛人開車去把住在省城的丁叔接了來。那時我想:不久於人世的人,心裏總會有許多以前沒有完成的願望要去做,於是會告訴自己的親人應該去做一些什麼,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遺囑”吧!

人到中年,經常去參加一些葬禮,也與朋友常說到關於遺囑的話題。這讓我想起了住在託老所裏的母親。常去託老所看望臥牀的母親,每當我看到這位曾經把我拋棄的母親的時候,我感覺她現在是生活在一種痛苦之中。說母親老無所依,她有五個女兒;說母親人無所依,她有託老所的護工照顧她。然而我看到的母親卻是在這病牀上沒有病體痊癒的希望,只是在一天天向死亡邊緣滑行,心裏便多了幾許沉重。多少次爲母親擦去眼角的清淚,感覺是在拾取自己生命最後的眼淚,血濃於水的詮釋全在這輕輕的撫摸之中。此時,我會拉着母親消瘦的手,看着母親那滿臉的滄桑,靜心品味生命絕望的蒼涼。每當這樣的時候,我會想:今天我坐在母親的牀邊,明天再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能否再見互母親?也就在這樣的時候,我彷彿才明白:母親是我一生無法刻畫的臨摹!

人的一生,總在徘徊。徘徊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在悲歡離合之中,徘徊希望和絕望之間,這也許是絕大多數人經常出現的心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