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

本文已影響2.97W人 

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關於職場的效率對於我們的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愛美瞎忙就是一個不好的開始,對於自己也是很累的表現,那麼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下面是相關介紹一起了解一下吧。

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1

如果不改變當下“窮忙”的狀態,那你的人生不會有進步,唯一徒增的只是年齡罷了。

作者:慈懷茲心

來源: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最近學到了一個詞,叫“窮忙族”。

從字面上看,它指的是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沒有辦法擺脫貧困的人。

日本經濟學家門倉貴史給它下的定義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卻依然無法過上富裕生活的人。

看完後,我扎心了。

也許我們一直勤勤懇懇,埋頭苦幹,計劃着升職加薪,但是工作了那麼多年,卻依然鮮有建樹,手裏有各種忙不完的任務。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碌碌無爲。爲什麼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卻依然沒有擺脫“貧窮”的魔咒呢?

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

1、學習力:你的忙碌,只是看上去的很努力

日本有一部紀錄片《窮忙族》,它將鏡頭對準的正是一羣整日拼命工作,但卻無法擺脫現狀的人。

片中有一位34歲依然是臨時洗車工的人,他在高中畢業後的十幾年內做過20多份工作,但這些工作,大多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短期工作。

因此,他即便同時打了好幾份零工,每日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工作上,收入也不見增長,日子過得十分拮据。

很多人曾相信,努力可以換來回報,但低品質的努力和收穫的回報並不成正比,它只會讓你陷入一種“看起來很努力”的假象之中。

任何不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上去很努力。這種假象,就是你陷於“窮忙”的其中一個原因。

想要跳出這種無意義的重複以及這種“看起來很努力”的假象,我們需要的是學會主動學習。

哈佛大學的校長曾講過一個樹根理論: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那麼學習力就是樹的根,也是人的生命之根。

我們在判斷一個人在社會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可以勝任難度係數高的工作,不是看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耗費的時間長短,而是看他能否應對挑戰,也不是看他的學歷有多高,而是看他是否願意去學習。

在學習力中,不可或缺的是思考,思考如何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正如紀錄片中的這位洗車工,儘管他只是一個擁有高中學歷的人,如果他不再頻繁地換行業,而是一直在洗車行裏做下去,這樣他就能對汽車各方面的知識都更加地瞭解。長此以往,他接觸的車越多,掌握的護理能力和技巧也會更多。

甚至,在未來,他可以憑藉於此,開一個屬於自己的洗車行。

磨刀不誤砍柴工,持續地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積極思考,能讓我們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獲得真正的努力。

2、行動力:安於現狀,不求進取

每個人都會選擇一個最舒服的狀態,這也會導致人們安於現狀、不願改變。

比如說很多人嘴上嚷嚷着要減肥,可最後往往沒有什麼結果。原因其實很簡單,躺着比站着舒服,坐着比動起來舒服。人最容易在安逸的環境裏沉溺下去。

工作和人生皆是如此。

在舒適的環境中待得久了,人就會滋生出一種惰性,即使想改變也會缺乏勇氣和鬥志,還會對外界的變化產生恐懼,患得患失,結果只會讓他更不敢踏出“溫室”半步。

這是“窮忙族”的第二種常見狀態:嘴上說着想要改變現狀,但身體卻很誠實地止步不前,極少去做實質性的改變。

在國外,有人曾專門在臨終醫院裏做了一個採訪,問了100個老人一個相同的問題:

“你這輩子最後悔的是什麼?”

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後悔這輩子沒有做什麼。

沒有在最好的年華修煉自己;

沒有在青春正好的時候來一次冒險;

沒有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

生活中缺的從來不是機會,而是去執行改變的勇氣。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的:“勇氣是,儘管你感覺害怕,但仍然迎難而上;儘管你感覺痛苦,但仍能直面困難”。

別以忙爲藉口,忽視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放棄了可以使自己成長的機會。行動起來,在工作之外,去學習一項新技能,過程也許會很辛苦,但成果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3、判斷力:沒有規劃,也就沒有方向

《大學》裏說: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意思就是,一個人只有當他謀劃好了全局,有了明確的規劃後,纔會行動。

但現在的很多人,他們在忙,卻不知道爲何而忙。這種沒有規劃的忙,就是在虛度光陰。

他們的忙是“茫然”的“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分不清輕重緩急,只是選擇有什麼做什麼,是一種被動式的忙碌,沒有應對的計劃和方案。

這樣只會導致自己工作時的效率大打折扣。

都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一個人只有擁有的準確的判斷力,才能規劃好努力的方向,做到事半功倍。

在努力之前,不妨花一點時間去思考你未來的規劃和方向,在一個大格局上去鎖定個人目標,再將努力和實踐落到實處。

在每個階段及時地總結和覆盤,這樣的忙碌,纔會變得有價值。

2014年的董卿,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但這時的她,選擇了去留學進修,進一步開拓視野。

她說:

暫別話筒一年,換來的卻是更開闊的視野,更別具一格的'思路。有了留學的經驗,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充盈。

在事業蒸蒸日上時,董卿沒有沉醉其中,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懂得堅持心中的目標。

如此大格局的判斷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

劉墉曾說: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擡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所謂的判斷力,就是問問自己想要什麼。只有你知道你要什麼了,纔會刪繁就簡,心無旁騖地朝着前方前進。

只有你知道人生的重心在哪兒了,纔不會在生活瑣事中沉陷。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總要一步步去攀登,去看想要看到的風景,觸摸想要的生活。

但如果不改變當下“窮忙”的狀態,那你的人生不會有進步,唯一徒增的只是年齡罷了。

認清自身的目標和方向,加上每一次深思熟慮的思考,然後奮力向前,這樣的努力會換來一次改變生活的契機。

忙碌,成爲了現代人中普遍的一中現象。想要避免“窮忙”,我們可以通過練習自己的學習力、行動力和判斷力,來平衡時間和精力,安排好自己的人生。

上半年請不要瞎忙就做這三件事2

半年沒見父母卻不知在忙啥

在某廣告公司上班的小麗告訴記者,她到單位半年多了,每天早上8點就到辦公室,一坐到電腦前,先是MSN、QQ、飛信、旺旺登錄,隨後幾個新聞首頁彈出來,挨個看完,再刷微博、查郵件、看網購信息……忙活一天,幾乎沒幹啥實事,老闆指派的活兒都是“抽空”乾的。一天下來,蘇麗說自己根本沒做什麼事。

在一項網絡調查中,52.2%的人表示“太忙了,幾乎沒時間休息”,56.6%的人會習慣性地問朋友“最近你在忙什麼”,38.4%的人表示每天幾乎沒休閒時間,32.1%的人自認“瞎忙”,一天不知道忙什麼,就是覺得沒時間。

“瞎忙族”分真忙和假忙

專家指出,職場中“瞎忙族”分爲兩種:一種是職場壓力太大,閒下來就焦慮,不怕忙,就怕無事可做,認爲忙着才能得到上級的賞識,所以沒事找事的忙以此尋求心理安慰,是假忙。另一種是真忙,但是“忙”的效率不高,沒明確的時間規劃,身兼數職,被各種事務纏身,每天忙得暈頭轉向,但最終對工作的實際意義不大。

不少人“裝忙”“找忙”,當一陣“忙碌”後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反而挫敗感倍增,心理壓力更大。如果長期陷入這種“瞎忙”的狀態,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疾病,不僅容易導致職業倦怠,還會造成身心疲憊,產生疲倦、易怒、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

建議:

活用“死時間”從忙碌中解脫

專家表示,應該學着把自己從忙碌中解脫出來,生活得有張有弛、快樂充實,才能事半功倍。對此,他提出了以下建議:

1、活用“死時間”。以半小時爲單位列一個詳細的時間表,瞭解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並分析總結哪些時間段被白白浪費,成了莫名溜走的“死時間”。將這些時間用來做一些瑣碎的小事,比如打電話、填單據、回覆郵件等。

2、不要到處“救火”。以要事爲先,將一天的事務列表,然後用80%的時間先做既緊急又重要的事,其次做重要的事。

3、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之後立刻進入下一項工作,不要許多事情同時處理。

4、學會說“不”。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核心價值觀;尊重內心的感受,不攀比,不被別人的評判標準“綁架”;對別人提出的要求懂得適當拒絕,學會放棄。

5、每天有1個小時不使用電子設備。

小編溫馨提示:應該學着把自己從忙碌中解脫出來,生活得有張有弛、快樂充實,才能事半功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