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由來

本文已影響4.87K人 

甲骨文的由來,甲骨文是我國出土的一種較爲成熟的漢子,學者們研究,這種文字出自商代,而挖掘甲骨文的地點就叫做商墟,透過對甲骨文的研究,我們可以研究歷史,對古時候的一些事情有更多的瞭解,勘破歷史的真相。

甲骨文的由來
甲骨文的由來1

甲骨文

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

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追尋簡介

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字之一。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這是古代的遺物,只當做包治百病的藥材“龍骨”使用,把許多刻着甲骨文的龜甲獸骨磨成粉末,浪費了許多極爲有價值的文物,後來,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時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由來2

  甲骨文記載的內容

主要有四項:

(一) 記事刻辭

經過加工和刮磨的龜甲和獸骨,由專門負責的卜官保管。卜官在它們的邊緣部位刻寫上記述這些甲骨的來源和保管情況的記事文字,稱"記事刻辭"。

(二) 卜兆

卜官在占卜時,用燃着的紫荊木柱燒灼鑽鑿巢槽,使骨質的正面裂出"卜"形狀的裂紋,這種裂紋叫作"卜兆",是據以推斷卜問事情吉凶的依據。在時代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寫出占卜進行順序的數字,這種數字也叫"兆序"。

(三) 卜辭

甲骨文的主體部分是卜辭,即占卜活動結束後記錄占卜活動進行情況與結果的刻辭。 大多刻寫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寫在反面的。

(四) 日曆

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干支名稱的干支表,可說是我國最早的日曆。

甲骨文的發展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爲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謹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爲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中央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