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莊的故事15篇

本文已影響2.63K人 

一個村莊的故事1

小村莊被洪水不知捲到何處,什麼都沒有了,現在只剩下那裸露的土地,沒有了鬱鬱蔥蔥的森林,沒有了湛藍深遠的天空,沒有了清澈見底的湖水,沒有了奼紫嫣紅的花朵。

一個村莊的故事15篇

有一天,許多人來到小村莊,一看眼前的情景,都驚呆了。他們趕緊栽種小樹苗,忙了幾天幾夜。他們每天都到小村莊來,給小樹苗澆水。小樹苗越來越茁壯,漸漸的成了一棵棵大樹。幾年之後,又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人們在旁邊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請勿濫伐樹木,要熱愛大自然”。

又是一場傾盆大雨,小村莊的空氣變得格外清新甜潤。人們在村前挖了一條河道,一下大雨,雨水就會滴到河道,日積月累,人們又見到了清澈見底的河水。

從此以後,來小村莊住的人越來越多了,小村莊熱鬧起來了。他們沒有像以前的人那樣做,而是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小村莊變得越來越美麗了,所有的一切又回來了。

一個村莊的故事2

一、教學目的: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鬱鬱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

2、瞭解課文的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三、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字詞練習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美麗的世界裏,大自然給予了我們舒適的生存環境。回想一下,第二單元都有哪些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對,我們要愛護動植物,保護環境!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1、板書:小村莊。上課前,老師先帶領大家到一個小村莊看一看。(課件背景音樂)怎麼樣?美嗎?誰能用你優美的語言描繪一下這美麗的小村莊?你們說的太美了!我也說一說:早先……你們喜歡它麼?

2、現在老師再領大家到另外一個小村莊看一看,(課件背景音樂)請你把看到的畫面跟大家說一說!同學們,其實,這是同一個小村莊!爲什麼我們喜歡的那個美麗的小村莊會變成現在這種可怕的樣子呢?想知道答案嗎?

3、那好,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小村莊,看看它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好,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從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出你們都很想了解這個小村莊的故事,不用着急,咱們先把文中的字詞讀準,把課文讀通了,這樣才能更清楚的瞭解故事的來龍去脈。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一讀課文。

2、老師發現大家讀書時都很認真,那麼下面這些字詞你們能讀準麼?通過預習,你對它們有哪些瞭解?學生從音、義分析。

3、大家剛纔讀字詞時,準確、流利,那你們能不能也準確、流利把課文讀出來呢?下面我們分自然段讀。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其他的同學認真聽一聽,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課文圍繞着這個小村莊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5、說得真好,說明這位同學認真讀書並動腦思考了。大家掌聲鼓勵一下!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

6、下面老師想提問題,你們有信心答對嗎?要想答對我的問題,你們就得好好再讀課文,使勁兒鑽研,鑽研的越透徹越好!看我的問題是:(課件問題)

現在請再讀讀課文吧,動筆畫出你認爲重點的句子。問題想好後到小組內討論一下。我們看看,哪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好!

7、小村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板書:村莊美麗 樹木減少 土地裸露 什麼都沒有了這也是這篇課文的思路,誰發現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以後,我們再寫事兒的文章時,就可以按這種寫作順序來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8、(1)小村莊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那麼發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哪個組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明一下?

(2)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對,亂砍濫伐造成了這個小村莊出現這種可怕的後果。其實,這也是威脅我們人類生存的一個大問題。老師課前查閱了資料:(課件)像這樣的情況離我們遠麼?不遠了!

9、除了我們剛纔討論的兩個問題之外,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我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閱讀的時間,就請你們把手中的有關書籍帶來,利用中午的讀書時間,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從中找到答案!

10、教師小結: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村莊,這些村民們只爲了滿足一己之私,用手中的一把斧頭砍到了樹木,破壞了美好的家園!這是多麼低級的錯誤呀!洪水過後,原本美麗而恬靜的小村莊已成爲一片廢墟。我想經過這裏的人和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爲此嘆息道:目光短淺!說上一句更嚴重的話那就是:罪有應得呀!同學們,現在你的心裏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呀?如果用酸甜苦辣來說的話,是哪一種味兒呢?是呀!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就請你們通過朗讀中表達你們心中的滋味吧!女生讀第1自然段,男生讀二,三自然段。穆玥彤讀4、5自然段。

(三)、寫生字:

1、出示這節課要會寫的字,全班齊讀。從字形上看,你有什麼發現?

2、教師範寫。

“蔥、黎、裸、森”很多獨體字,在做偏旁時,具體的形狀要發生變化。

3、學生仿寫。強調寫字姿勢。

(四)字詞練習:

1、字音連線;

2、形近字組詞;

3、加不同的偏旁組字並組詞;

4、多音字組詞;

5、近義詞;

6、反義詞;

7、詞語搭配;

(五)、總結全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令人遺憾,引人痛惜,它向人類敲響了警鐘:地球媽媽只有一個,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人類將別無去處,再不行動起來,最終受害的是我們人類自己。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大自然,從而保護我們的家園。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面對如此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我們小學生能做什麼呢?請課下認真思考,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六)、板書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村 莊 美 麗

樹 木 減 少 土 地 裸 露

什 麼 都 沒 有

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家園

一個村莊的故事3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像樣的小村莊。清澈的河水從村前流過,村後的山坡上鬱鬱蔥蔥的樹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這裏的空氣格外(新鮮清新),莊稼長得很好。

村裏住着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家有了很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līnlīng)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lùlòu)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炊煙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就)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子。

1.用“√”畫出文中括號里正確的注音和字詞。

2.選擇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括號裏。

(1)應有盡有()

A.用力完成B.達到極端C.全,都

(2)雨水奇多()

A.特殊的B.特別,非常C.驚異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消失()擴大()

4.“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子。”一句中破折號的用法是()

A.表示解釋說明B.表示意思的轉折C.表示語音的延長

 5.讀了短文,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點什麼?請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村莊的故事4

現象:董校長在聽課,我比平時課堂更投入,語言描述更加得體而富有創造力,渲染力,師生對話氣氛融洽。(老師)

學生:傾心傾聽,從眼神與姿態中看出他們真的很關注,心無旁騖,但僅僅是在聽,想(有獲取聲音信息的慾望),聽,絕大部分是在靜聽,卻不參與交流,當我提出思考問題,主要是富有個性化的問題時,只有幾個學生響應的,如李星宇、鄭思佳、常畢揚、宋子明、李金哲等,他們反應敏捷,參與意識強,口語流暢,回答中富有感情色彩,而近有幾個學生也參與意識較強,但站起來吞吞吐吐,言不達意。

分析:善於樂於、會表達者,他們都是班級幹部,常在大家面前講話,膽子大,老師對他的表揚及給予他們機會多,而大部分學生的情況是,沒信心,沒膽量去說,不敢練,一旦站起來便手足失措,不知做什麼。

結論:平時練習,有目的練習,從朗讀練起,訓練語感,練習口頭表達,多給予大家機會,讓每一個發言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其說一遍後再說一遍。

一個村莊的故事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瞭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瞭解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詞所蘊含着的道理。

3.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瞭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學之前,先做一個填空小練習:【課件出示詞語】

(美麗)的小村莊(鋒利)的斧頭

(裸露)的土地(咆哮)的洪水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你能用上屏幕上這些詞,說說這個故事嗎?

二、感受小村莊的美

1.我們先一起看看原先小村莊的樣子【課件】

2.誰能讀出小村莊的美?【指名讀】

3.學學這個同學的朗讀,把小村莊的美讀出來。【齊讀】

三、感受災難

1.多美的小村莊啊,而現在,天空不再深遠,空氣不再清新,村莊不見了蹤影,只有沙粒在漫天飛舞。此時此刻,愛動腦筋的孩子們,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生質疑】

2.我覺得剛纔那個孩子的問題非常有意思,爲什麼小村莊被洪水沖走了,大家仔細讀課文,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從課文中找出來,動筆畫一畫。開始吧。

3.請同學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a.老師發現你有幾個詞讀得很重,你爲什麼要這麼讀呢?

b.比如說兩個“誰”字。我們用這個句式做一個說話小練習。你能接着往下說嗎?

c.誰家,誰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好像每個人都行,想去就去。樹愛砍就砍,沒人阻止。)

d.誰能表演一下“拎”的動作呢?(拎:態度隨便)

e.一棵一棵說明了什麼呢?(砍的樹多,沒把砍樹當一回事,態度無所謂)

【2】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誰來說說“裸露的土地”是怎麼樣的?(光禿禿的,沒有遮蓋的)

【3】裸露的土地出現了,人們開始注意了沒有呢?你從哪裏能看出來?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a.兩個“不斷”,你瞭解到什麼?(人們沒有停止砍樹,越砍越多)

b.請注意這裏的省略號,假如請你在省略號這裏補充一句,你怎麼填?(對森林的破壞越來越嚴重)

c.【出示課件,原先的小村莊和現在的小村莊的對比】

這一片茂密的樹林不見了,你們看到了……

這一片裸露的土地出現了,你們會感到……

災難讓你們擔心着急,帶着這種感覺把這句話說一遍。

【4】這一棵一棵的都變成了什麼?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a.三個“變成了”,這是什麼句?(排比句)

b.說明了什麼呢?(人們把樹都砍了,森林沒有了)

c.除了這些,村民們還用樹木做什麼呢?(燒火做飯)

d.你覺得這種做法怎麼樣?

是啊,要蓋好一棟棟房子,要造好各式各樣的傢俱,要做好應有盡有的傢俱,需要多少木頭啊,要砍多少的樹啊,更遺憾的是,人們燃燒樹木,這是多麼低效的利用方式,多麼輕易的破壞方式啊!

【5】不過,小村莊的人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因爲,【課件出示】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漏字“還”)

爲什麼要加上“還”字呢?(勉勉強強,馬馬虎虎,並不是真的很不錯)

【6】終於,災難來臨了【課件】

a.誰來告訴我,沒喘氣兒是什麼意思?(沒停止)

b.還有哪個詞能看出大雨一直在下?(五天五夜:說明下雨時間長,雨水多)

c.誰來把這沒喘氣兒、愛發脾氣的雨水讀出來。

【7】這麼大的雨水沒有樹林的阻擋,順着山坡變成洪水,爲什麼會這樣呢?

【8】小村莊在咆哮的洪水中消失了,什麼都沒了,指的是什麼沒了呢?【板書】

四、拓展

a.學到這兒,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呢?

b.你還收集了哪些類似小村莊這樣的悲劇呢?【生展示收集的資料】

五、結語

就是這把鋒利的斧頭使這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這斧頭不僅僅是斧頭,它代表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爲。希望同學們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人類不給自然留後路,自然也不會給人類留後路。同在藍天下,我們應該共享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說課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那個美麗而寧靜的小村莊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告訴了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爲後人造福的憂患意識。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朗讀,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激活學生審美體驗,使他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接着讓學生說一說這麼美的小村莊最後怎樣?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了”,爲此感到惋惜。讓學生在自由質疑的基礎上,引發強烈的探究慾望,深入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通過指導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來了解人們的行爲給小村莊帶來的破壞,以及感受這種破壞所造成的悲慘結局。朗讀指導方面,主要採用以讀促悟,以悟帶讀的方式。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後反思

課上完了,儘管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算是讓我飽受了一次艱難的蛻變過程,至少我更加真切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實際上,在試教過程中我已認識到自己的癥結所在,由於性格的原因吧,我很難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激情洋溢,不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烘托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活力,因此,這節課顯得沉悶,給學生和聽課老師留下的印象不深。在指導朗讀這個方面,齊讀現象較多,對個別學生的關注程度不夠。在課件的設計,如果能夠適當加上一些動畫影音效果,使得情境更加具象生動,收到的效果應該會更好。教學過程中,大致能和預設一致,能夠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對村莊變遷原因的感悟,對“變成了……變成了……變成了……”的表達方式的揣摩,對關鍵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得的斧頭”的體會、朗讀等,將人文的薰陶融於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積累、運用之中。不過由於經驗不足,課堂調控能力不夠,一些過渡銜接較爲牽強,而且問題設置不夠清晰,往往當一個問題出來以後,學生一時解決不了,我就急迫地想要引導他們,於是又臨時加入一些新問題,使學生手足無措。所幸聽評課老師們中肯的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把這些致命傷逐步解決。

一個村莊的故事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小村莊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瞭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齊讀課題),誰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的?(小山村突然發生了大水災,被洪水衝得無影無蹤。)

二、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你的心目中,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是什麼樣子的?

2、指名說。

3、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播放課件《美麗的小村莊》。

4、看到這麼美麗的小山村,你想說什麼?

5、指名說。

(二)學習課文第五段。

1、指名讀第五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一下,洪水中那小村莊的情景。

2、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洪水中飄搖的小村莊:播放課件《洪水》。

3、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五段。

(1)想想你讀懂了什麼,想好後請與同桌交流一下。(多少年、多少代:指時間長。大雨沒喘氣兒:是擬人的寫法,指大雨一直下個不停……)

(2)指名說。

4、美麗的小山村就這樣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5、請同學們齊讀第五段,讀出你的感受。

6、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過渡: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斧頭都(學生齊說:沒有了)。

7、把第一段、第五段、第六段連起來讀讀。愛動腦筋的同學,你想到什麼問題呢?

8、學生提出問題,師篩選歸納:(1)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被洪水沖走?(2)“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麼呢?

(三)學習課文2、3、4段。

1、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3、4段,邊讀邊思考:(1)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被洪水沖走?

2、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師點撥。

3、進一步深入學習第2、3段,看看村民們怎樣不加節制地亂砍樹木。

(1)指兩名同學讀第二、三段。

(2)找朋友說一說或演一演小村莊的村民是怎樣做的。

(3)全班交流。

(4)砍下的樹木變成了什麼?板書:房子、傢俱、工具。請看。播放課件《砍樹》、《傢俱》。理解“一間間、一棟棟房子”、“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你是怎樣理解“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5)他們一年年、一代代這樣砍樹,原來茂密的樹林出現了什麼情況?請你找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畫上波浪線,並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7)男女齊讀第2、3、4段。再次感受一下村民們所做令人痛惜的事情。

4、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房子、傢俱、工具(包括斧頭)、柴火,還有靠斧頭得到的所有不錯的生活。)

三、擴展活動。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麼?小組交流。

(1)這個小村莊的故事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請大家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吧。

(2)這些村民們的行爲產生的後果,是我們人類的悲哀。如果這樣下去,我們的家園將不復存在,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保護我們的綠色的家園。

2、同學們你有什麼辦法,讓小村莊會變回原來的樣子嗎?

一個村莊的故事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像樣的小村莊。

村裏住着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一兩把很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政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哭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不錯。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沒喘氣兒, 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填空。

(1) “裸露的土地”指的是。

(2) “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是指房子、和等。

2. 想象這個小村莊原先是怎樣的“很像樣”,請用3個四字詞語形容它 過去的樣子。

3. 使這個小村莊遭受滅頂之災的,有人說是咆哮的洪水,有人說是鋒利的斧頭,其實,真正的兇手是那些對樹木的人們。

4. 這個故事可能會讓你想到這樣一些語句:“螳螂捕蟬,”“人無遠慮,”“金山銀山,不如”。

參考答案:

1.

⑴失去樹木植被保護的山坡

⑵工具 傢俱

2.樹木蔥蘢枝繁葉茂綠樹成陰

3.亂砍濫伐

4.黃雀在後必有近憂綠水青山

一個村莊的故事8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誰”不作爲疑問代詞,是“任指”表示沒有例外。兩個“誰”字連用,表明這裏的人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樹非常隨便,因此,森林被破壞也就順理成章了,森林遭到過度砍伐也就有了一個前提──沒有人管。“拎”“一棵一棵”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非常隨意的心態,突出了人們沒有將砍樹當作一回事。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兩個“不斷”表明了對森林的破壞還在繼續。最後的省略號意味深長,說明對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這句話含蓄的說明了“過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3、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這裏連用三個“變成”構成了排比句。它非常強烈地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房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這個句子,深刻地表達出對人們把樹木當柴燒這種錯誤行爲的一種遺憾和譴責。

4、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是指人們砍伐樹木造的房子、做的傢俱以及賣樹換來的物資等。靠破壞自然換來了虛假繁榮,最終得到了大自然更嚴厲的懲罰。

一個村莊的故事9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當他們把木頭,搬回來的時候,我會對小村莊的人們說:“我們要保護環境,你們是一些人的前代,要是從你們這一代就開始亂砍亂伐樹木,樹木遲早是有一天是沒有的,你們應該保護環境。讓你們的子孫後代共同發展綠色,你們要種樹,這樣你們的村子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要共同保護環境,不要砍樹。”要是你們還這樣,你們的村子遲早有一天會沒有的,你們不是保護不好環境,你們是不保護環境,要是下一場雨,你們的小村莊會沒有的。

一個村莊的故事10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5冊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那個美麗而寧靜的小村莊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告訴了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整組課文都是圍繞着“保護環境”爲主題,通過質樸、深蘊的語言,優美真實的課件演示,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視野窗口,從這個窗口裏他們看到了歷史環境的巨大變遷,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的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爲後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重點:

它採用了設置懸念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因此我們認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綜合了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隨機通達教學、自上而下教學設計及情境性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實踐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在這裏,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老師的故事中娓娓而來,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首先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後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處於一種張開的狀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爲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模擬調查,滲透新知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並且採用新穎而獨特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在教學中,課件演示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畫卷。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裏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再運用模擬調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學生的興趣,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學生通過剛纔的課件觀看,聽老師逐步深入的引導,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學生心裏那麼多的“問號”就會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顯。

(三)、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課裏,要引導學生根據單元訓練目標,讓學生提問,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這樣做,爲學生指明瞭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爲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爲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開展觀察思考,比如: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經過有目的地觀察和有意識地思想,有針對性去討論,對問題產生了獨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弄明白“所有靠斧頭得到一切”不僅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頭得到的房子、傢俱還有靠斧頭得到的所有不錯的生活。討論中——學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見解,有的僅僅是幼稚的疑問。這些想法,都使學生有一種“一吐爲快”的心理需求,此時,正是討論的最佳時機。討論時,引導學生有序地發言,特別注意讓只習慣於說的學生有“聽”的耐心,使羞於發言的學生有“講”的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條理地將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露,使課堂討論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討論後,再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對於這些意見的“聯結點”,讓學生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爲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發展思維、深化主題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着意想不到的創造潛能。學完全文後,採用記者採訪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爲一體。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進入,從直觀上一目瞭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

一個村莊的故事1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級第二單元中的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這個故事講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主要揭示了生活在村莊裏的人們的錯誤行爲而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本文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語言樸實,寓意深刻,對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圖片,向學生展示“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接着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欣賞小村莊的美麗。再展示課文後部分對比鮮明的圖畫,問“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裏有何感受?”在他們談完感受後,再出示最後一句,讓學生試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小村莊的變化,與課文前部分形成對比。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趣。

二、閱讀課文,弄清小村莊的變化。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小村莊爲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我緊緊捉住重點語句進行品析。如“誰家……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這些重點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節制和約束,上山砍柴很隨便,強烈體現人們對森林的破壞。讓學生從中領會並歸納出正是因爲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語不夠豐富;二時間分配有些不合理。

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我認爲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自我提高:

1、深入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能力;

2、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

一個村莊的故事12

(一)知識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爲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四)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像。

教學分析與處理

重點:

1.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點:

1.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2.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爲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創新點:鞏固與創新運用環節中,讓學生自由發言,談感受,表現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感悟。

空白點:

多處設置空白,主要體現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中。學生自由研讀,提出問題等。

教學內容:本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着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揭示了村莊里人錯誤的行爲以及這種錯誤行爲引發的嚴重後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本課教學採用自制的多媒本課件,展示直觀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讓情境再現,使學生多感官參與教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較深的層次,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師生合作研究體驗創新教學程序,重視讀中感悟,誦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

一、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齊讀。

二、回顧課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節

1、山谷中早先有個小村莊,你喜歡這個小村莊嗎?爲什麼?(因爲小村莊上有很多美麗的油菜花。因爲那個水很清。因爲空氣清新甜潤,天空湛藍深遠。因爲這個小村莊的人都很幸福。因爲這個小村莊的山上有鬱鬱蔥蔥的森林。)感情朗讀,讀出小村莊的美麗.

2、聽到大家的朗讀老師也陶醉其中了。現在請你再看這段話,“山谷中,早先有個美麗的小村莊。”你除了發現小村莊特別的美,還有什麼發現?(不是現在的)早先有過是什麼意思?(就是以前有過。)現在這個小村莊還在不在?(不在)你想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什麼樣子嗎?

3、(課件出示現在的小村莊圖片)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你有什麼感受?(奇怪)有什麼想知道的?(爲什麼以前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會變成這樣?)

(二)學習2-4節

1、帶着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

2、交流。(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用斧頭幹什麼?(砍樹)還有呢?(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一邊聽,一邊板書:砍樹。)

3、圍繞“砍樹”,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誰砍的?爲什麼砍?怎樣砍?砍樹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帶來了什麼?砍來的樹做了什麼?他們在砍樹時想什麼?)

4、依次解決問題;

A、誰砍啊?(村民)“誰家”指的是誰啊?(村民)誰去都可以,哪一家去都可以,有沒有誰制止他們啊?(沒有)

B、爲什麼砍呢?(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補充句子,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生活經驗相合)這裏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呢?(板書:隨意砍樹)

C、怎樣砍的?他們拎起斧頭到山上去砍。你做做“拎”是怎麼樣子的(生在座位上模擬“拎”動作)可以換成什麼詞?(拿、扛、帶等)“拎”可以說明什麼?(輕鬆隨意)他們拎起斧頭認真的很輕鬆地到山上去,說明?(覺得是理所應當的,白來的,一點不在乎),不在乎什麼?(後果)還有呢?(他們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砍了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裸露”是什麼意思?(山坡上沒有了樹木,沒有樹木的遮蓋)這是環境惡化開始的第一步。怎樣讀?(指名讀,齊讀)

D、砍樹帶來了什麼?(有了房子、犁等等)

E、砍了多長時間呢?“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從這句中的兩個“不斷”可以知道什麼?(雖然擁有了很多,但扔沒有停止砍樹)(板書:不斷)從這句中的“減少”和“擴大”中還能讀懂什麼呢?(需求不斷增加,慾望不斷蔓延,可是環境在越來越惡劣)這種反差越來越明顯,人們看到了嗎?可是一個省略號,說明?(仍在繼續)這種無節制的砍伐,不顧環境惡劣的砍伐就是“肆意”、“過度”(板書)砍樹時想什麼?(有那麼多的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F、砍來的樹做什麼呢?想象“一棟棟房子,應有盡有的傢俱和各種各樣的工具”“柴煙”都會是什麼樣的呢?(生盡情想象)指導讀文。

G小結過渡:粗壯挺拔的參天大樹,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蒼翠古木,就這樣變成了人們的生活用品,變成了裊裊炊煙。人們靠着砍樹生活得怎樣?什麼是“不錯”?爲什麼用這個“還”字?(勉強)

5、我們圍繞砍樹瞭解了小村莊人們的生活,最終的結果呢?(“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引讀,情境再現(課件)

6、什麼是“大雨沒喘氣兒”?(擬人的寫法,說明連續不斷)“咆哮”是什麼意思?(氣勢如雷,江河奔騰或人暴怒叫喊)是誰在“咆哮”?(洪水)來看一看(多媒體課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這是什麼樣的洪水?爲什麼洪水這樣咆哮,這樣肆虐?爲什麼?(沒有樹了)

7、小結板書,依次擦去。

(三)、學習第5節

1、齊讀第5自然段。

2、看圖,現在的村莊是什麼樣子的?(對比過去的來說)此時你最想說什麼?(個性發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三、總結全文,重寫板書。

同學們,哪裏有綠色,哪裏就有生命。

大風來臨時,樹是遮擋風沙的臂膀;

暴雨來臨時,樹是抵擋山洪的衛士;

酷暑來臨時,樹是帶來清涼的大傘。

……

課件播放圖片和音樂。(邊說邊畫樹)樹給予人們很多很多,我們不應該亂砍亂伐,因爲愛護樹就是愛護我們自己。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讓我們放下千斤斧,一起來植樹造林,創造美好的綠色家園。(板書:種、愛護、美好、植樹節)

四、拓展延伸

我們還可以爲保護環境做些什麼呢?課下分組完成。(廣告語、小報、倡議書等)

一個村莊的故事13

有一個地方,名字很奇怪,叫:安靜。一天夜晚,有一對不速之客闖進了這片寧靜的天地,他們掠過浩瀚的天空。神出鬼沒地闖入農舍,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走村民的雞鴨羊犬,像偷獵者一樣將整個村莊鬧得雞犬不寧。

第二天清晨,全村的人急匆匆的來到村長家。他們爭先恐後地議論起來,後來,村長知道了整件事的經過,便冥思苦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對付他們的辦法。大家都問村長是什麼好辦法,村長笑着說:“大家今天晚上跟平常一樣睡覺是的,明天就會真相大白的。”大家都半信半疑地。到了11點的時候他們來了,飛檐走避地來到了村長的農舍,偷走了村長的雞鴨。在回去的路上他們不小心踩中了村長設下的陷阱—強力膠水,鞋子被粘住了,爲了逃走他們只好脫下鞋子。

早上,大家紛紛來到村長家的門口想知道是誰偷了自己家的雞鴨羊犬,大家看到了地下有兩雙鞋子,村長說:“大家認識這兩雙鞋子嗎?”大家認真地看了一下,劉嫂說:“這不是季哥和他兒子的嗎?”大家都把目光轉移到他倆身上,這裏的農官張大人也從村長家裏走了出來,季哥把事情的經過一本正經地告訴了我們。張大人說:“原來如此,但你們還是犯了偷竊之罪,罰你們重打二十大板,我一定會找出那個外號叫豹虎的人的。”

從此,他們又和平相處在一起了。

一個村莊的故事14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的第1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精讀課文以一把斧頭爲線索,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那個美麗的小村莊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文章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教育我們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愛護綠色家園。文章時代感強,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整篇課文緊緊圍繞着“保護環境”的主題,通過質樸的語言,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視野窗口,從這個窗口裏他們看到了歷史環境的巨大變遷,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理念、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重點,編者的主要意圖,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5個生字,弄懂“裸露”、“咆哮”等詞語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4、 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爲後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段學生在閱讀時,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本組的訓練重點是“多讀多想、讀通課文”。根據新課標、本組訓練重點、課後思考題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爲:讀通、讀懂課文,明白小村莊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不 應以 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合;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構建,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圖文結合,努力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能力在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與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解讀,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新的知識,從而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人。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情境性教學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四、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在這裏,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我的故事中娓娓而來。首先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後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小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了震撼心靈的感覺。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爲他們理解小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模擬調查,滲透新知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深入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在教學中,課件演示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畫卷。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裏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再運用模擬調查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剛纔的課件觀看,老師逐步深入的引導,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學生心裏那麼多的“問號”就會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顯。

(三)、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課裏,要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才能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以課堂爲主陣地,始終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作爲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思考,比如: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中的“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麼?學生經過有目的地觀察和有意識地思考,有針對性地討論,對問題產生了獨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明白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不僅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頭得到的房子、傢俱、柴火,還有靠斧頭得到的所有不錯的生活。討論中——學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見解,有的僅僅是幼稚的疑問。這些想法,都使學生有一種“一吐爲快”的心理需求。此時,正是討論的最佳時機。討論時,要引導學生有序地發言,特別注意讓只習慣於說的學生有“聽”的耐心,使羞於發言的學生有“講”的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條理地將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使課堂討論交流呈現出“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討論後——引導學生進行整理,讓學生從這些意見的“聯結點”中歸納出正是因爲這些村民亂砍濫伐樹木,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了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最後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因爲“讓讀成爲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極力倡導的。我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加深後再讀,再體驗,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文本的語言魅力,從而體會出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發展思維、深化主題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着意想不到的創造潛能。學完全文後,採用記者採訪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我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的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爲一體。

五、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深入,從直觀上一目瞭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保護環境。

一個村莊的故事15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爲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爲後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多元閱讀、感悟課文,明白小村莊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自制的多媒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激活情感 感受悲劇力量

1、在老師出示的多媒體課件中,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直接展示在學生的視覺中。教師設問:請學生用一個詞語來讚美一下“她”;文中又是怎樣描寫“她”的呢?

2、(課件出示第一段課文)拜師學讀激發學生讀出它的美麗。

3、畫面急劇變化,出現了由蔥鬱到現在這荒涼、一無所有的貧瘠並根據畫面內容從文中找出重點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4、看了這兩幅畫面,學生質疑:是什麼原因讓美麗的小村莊變成一無所有的?

(二)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悲劇發生的原因

1、讓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把自己找到小村莊變化的原因作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2、彙報交流學習成果,在學生的探索過程中可能會找到以下幾句重點句子:

A、多媒體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當學生找到這一句時,指名再讀這一句,教師質疑: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疑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順機點撥這句話中的重點詞語。

a、這裏的“誰”指的是哪些人?

b、理解“拎”,從字面上看他和“拿”、“帶”一致,可以替換嗎?爲什麼?

c、出示圖片讓學生更直觀理解“裸露”。

B、多媒體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a、師導語:這裏出現了裸露的土地,有沒有人制止他們的行爲?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做上符號。(一年年、一代代,兩個不斷,三個變成,特別是最後的省略號意味深長,都能體會到人們對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這些被省掉的會是些什麼呢?)

b、朗讀PK賽,誰能成爲今天的朗讀大王:通過朗讀把這種行爲表現出來。

3、情景再現,多媒體出示森林被破壞的場景,體會小村莊潛在的危險,心靈產生環保的共鳴。

4、設計口語練習。“一年年,一代代,人們肆意砍伐,森林變得( );一年年,一代代,人們肆意砍伐,村前的河水( );一年年,一代代,人們肆意砍伐,天空( )……

5、引讀第4自然段: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然而……(轉折處學生接),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狂風暴雨的狂虐。

三、發展思維 昇華主題

1、再現被破壞的村莊圖及最後一段文字 。

2、師讀文字,質疑這裏的“什麼”都包括哪些?

3、出示課後泡泡中的問題: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讓學生先動筆寫寫,再全班彙報。

4、教師小結:不愛護環境就是毀滅自己的家園。這悲慘的結局我們不希望再重重上演,希望我們都能來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做個真正的環保衛士。

四、走進生活,昇華文本

1、回顧整合,想想說說。

學生通讀課文後,你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呢?如果你是小村莊的人,你又會怎麼做呢?讓學生暢所欲言。

2、走進生活,寫寫做做

① 師多媒體出示收集到的真實破壞環境的分類圖片。

② 讀了故事,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受,你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呢?如果你是小村莊的人,你又會怎麼做呢?把你的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3、交流彙報感受。老師出示“保護綠色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引導學生激情呼籲。

4、 延伸作業(二選一)。

③ 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④ 以小組爲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彙報材料及補救措施,與同學交流。

五、板書設計

板書: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麼都沒有了 破壞環境 受到懲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