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級別見面叫什麼

本文已影響2.48W人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有很多人無論是步入社會就會遇到跟別人見面的時候,這個時候除了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之外,還要知道一些其他的知識點。以下分享同級別見面叫什麼?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1

會見。

會見是對外交往中最常見的活動。拜訪會見重要人士,或是客人會見主人,常稱爲拜會。會見君主,有時爲表示恭敬可用拜見、覲見。職務、身份高的人會見客人,特定情形下可稱爲接見或召見。現在一般不作上述區分,多稱爲會見。

會見就其內容來說,有禮節性的、政治性的和事務性的,或兼而有之。禮節性的會見時間較短,話題較爲廣泛。政治性會見一般涉及雙邊關係、國際局勢等重大問題;事務性會見則指一般外交交涉、業務商談等。

東道國對來訪者(包括外國常駐外交使節到任和離任),從禮節及兩國關係上考慮,一般均根據對方身份及來訪目的,安排相應領導人和部門負責人會見。來訪者及外交使節,亦可根據國家關係和本人身份,以及業務性質,主動提出拜會東道國某些領導人和部門負責人。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

座位的安排

會見通常安排在會客室或辦公室。賓主各坐一邊。某些國家元首會見還有其獨特禮儀程序,如雙方簡短致辭、贈禮、合影等。我國習慣在會客室會見,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其他客人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也有的會見採用會談桌形式。

具體工作

(一)提出會見要求,應將要求會見人的姓名、職務以及會見什麼人、會見的目的告知對方。接見一方應儘早給予回覆,約妥時間。如因故不能接見,應婉言解釋。

(二)作爲接見一方的安排者,應主動將會見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具體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對方。作爲前往會見一方的安排者,則應主動了解上述情況,並通知有關出席人員

(三)準確掌握會見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參加人員的名單,及早通知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作好必要安排。主人應提前到達。

(四)會見場所應安排足夠的座位。如雙方人數較多,廳室面積大,主談人說話聲音低,宜安裝擴音器。會談如用長桌,事先排好座位圖,現場放置中外文座位卡。

(五)如有合影,宜安排在賓主握手之後、會見之前,合影後再入座。合影一般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主人右手爲上。第一排人員既要考慮人員身份,也要考慮場地大小,能否都攝入鏡頭。

(六)客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迎候。可以在大樓正門迎候,也可以在會客廳門口。如果主人不到大樓門口迎候,則應由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引入會客廳。會見結束時,主人應送至車前或門口握別,目送客人離去。

(七)會見會談開始後,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安排就緒後均應退出。如允許記者採訪,也只是在正式談話開始後逗留幾分鐘,然後離開。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2

人們見面時應怎樣稱呼

稱呼是指人們在正常交往應酬中,彼此之間所採用的稱謂語,在日常生活中,稱呼應當親切、準確、合乎常規。正確恰當的'稱呼,體現了對對方的尊敬或親密程度,同時也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素質。

對自己的親屬,一般應按約定俗成的稱謂稱呼,但有時爲了表示親切,不必拘泥於稱謂的標準。如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都可稱爲“爸爸”“媽媽”。親家間爲表示親密、不見外,也可按小輩的稱呼來稱呼對方。但對外人稱呼自己的親屬,要用謙稱。稱自己長輩和年齡大於自己的親屬,可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稱輩份低的或年齡小於自己的親屬,可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至於稱自己的子女,可稱“小兒”、“小女”。

稱呼他人的親屬,要用敬稱。一般可在稱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等。對其長輩,也可加“尊”字,如“尊叔”、“尊祖父”等。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 第2張

朋友,熟人間的稱呼,既要親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一般可通稱爲“你”、“您”,或視年齡大小在姓氏前加“老”、“小”相稱,如“老王”、“小李”。

對有身份者或長者,可用“先生”相稱,也可在“先生”前冠以姓氏。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可在其姓氏後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以示尊敬。

在工作崗位上,爲了表示莊重、尊敬可按職業相稱,如“老師”、“師傅”等。也是可以職務、職稱、學銜相稱。如“周處長”、“陳經理”、“主任”、“博士”等。

在社交場合,對陌生人的稱呼,男子不論婚否,可統稱爲“先生”。女子則根據婚姻狀況而定,對已婚的女子稱“夫人”、“太太”或“女士”對未婚的女子稱“小姐”。如不明其婚姻狀況,以稱“小姐”、“女士”爲宜。對教育界、文藝界新相識的人都可敬稱爲“老師”。

在非正式場合或向陌生人問訊時,爲表示親近可以親屬的稱謂稱呼對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阿公”、“阿婆”等。

在我國,不論對何種職業、年齡、地位的人都可稱作“同志”。但要注意,港、澳、臺地區的朋友見面時一般不用此稱呼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3

商務見面稱謂禮儀

稱謂是指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中,所採用的彼此間的稱謂語。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恰當的稱謂,是對他人尊重、友好的表示。

稱謂的方式

稱謂是溝通人際關係的信號和表情達意的手段,因此,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以及對方所處的場合的不同而恰當選擇稱謂語。

職務性稱謂

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用的稱謂。以職務相稱,一般有三種情況:

(1) 只稱職務。如:“董事長”、“經理”、“主任”等。

(2) 姓氏+職務。如:“趙經理”、“孫主任”等。

(3) 姓名+職務。如:“趙某某部長”、“孫某某主任”等,主要用於特別正式的場合。

在使用職務性稱謂時,對帶有“總”字的頭銜可用簡稱。如“李總”、“周總”。

如果是副職,在稱呼時一般可去掉“副”字,如“王副經理”,要稱“王經理”。但是,在特別正式、隆重場合不能使用簡稱。

職稱性稱謂

對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可以稱姓氏加職稱。如:“馮教授”,“陳工程師”或簡稱“陳工”等。

同級別見面叫什麼 第3張

行業性稱謂

對於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以稱姓氏加職業。如“魏老師”、“齊律師”、“韓會計”等。

性別性稱謂

根據性別的不同,還可以稱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稱未婚女性。“女士”是對女性的一種尊稱。

姓名性稱謂

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於同事、熟人之間。其具體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直呼姓名。

第二種,只呼其姓,不稱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等。如“小張”、“老王”等。

第三種,只稱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於同性之間,尤其是上級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之時。在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使用這種稱呼。

稱謂的禮儀規範

稱謂是否恰當,既反映了說話人的思想修養和文化修養,也影響到人際交往活動的效果。對於祕書人員來說,在稱呼的使用上更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對領導、長輩和客人不要直呼其名,可以在其姓氏後面加合適的尊稱或職務。

(2) 對相交不深或初次見面的客人,表示敬意應用“您”,而不要用“你”。

(3) 在日常工作中,對一般交往對象,可分別稱“同志”、“老師”、“先生”、“小姐”等。在非正式場合,對同事可根據年齡來稱呼,如“老陳”、“小張”等。較熟悉的朋友和同學可直呼其名。在黨內按規定一律稱“同志”,而不要稱職務。

(4) 多人交談的場合,應遵循先上後下、先長後幼,先女後男,先疏後親的順序。

(5) 對一些特殊的人,如有生理殘疾的人,要絕對避免使用帶有刺激或蔑視的字眼。

(6) 在涉外場合,應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誤會的一些稱謂。如“愛人”這個稱謂,在英語裏“愛人”是“情人”的意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