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本文已影響6.81K人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以下分享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的內容。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1

節氣環創作品

立春節氣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到了立春就是春天了,因此,在講究傳統文化的人家又有在立春這天迎春、接春的傳統習俗,以彰顯對春天到來的歡迎。

民間習俗:吃春餅、吃春捲、嚼蘿蔔。

此時迎春花開、鶯飛草長,老師可以以節氣作爲環境特色,以春天的綠葉、花朵作爲環創主基調,融入節氣特色習俗。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雨水節氣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爲雨水。

歌謠:

雨絲輕輕飄, 飄上柳樹梢, 它爲柳枝枝, 繡出芽苞苞。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2張

雨水意味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桃花盛開。宜用藍色做背景,用白瓜子代表雨滴。家園聯繫欄可以用紙箱麻繩,小樹樁做邊框,與雨水節氣相結合,在邊框上貼上手工桃花。

驚蟄節氣

驚蟄,古稱“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着仲春時節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3張

驚蟄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可以根據節氣特點設計種子的旅行的主題,運用種子和瓦愣紙來製作邊框。

春分節氣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此時晝夜平分。

歌謠:

到了春分忙備耕, 馬拉大車去送糞, 果農剪枝勤澆水, 家家戶戶無閒人。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4張

春分嫩芽開始出來,邊寬採用萌芽,人們可以去郊遊,踏青。利用這些傳統活動集合春分節氣人們放風箏的習俗來進行創。

清明節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歌謠:

清明節,雨紛紛, 家家忙着去上墳, 祭先烈,祭親人, 從小就要懂孝順。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5張

穀雨節氣

穀雨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之間,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歌謠:

三月雨,賽黃金, 淅瀝淅瀝下不停, 布穀鳥兒催布穀, 田裏忙着播種人。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6張

立夏節氣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歌謠:

立夏了,立夏了, 綠色舞臺真熱鬧, 蝴蝶繞着花兒飛, 雲兒繞着小樹飄, 大肚蟈蟈唱小曲, 螳螂大哥耍大刀, 太陽公公在天上, 捋着鬍子眯眼瞧。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7張

立夏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插入了麥穗,可結合主題好吃的食物做一些假象食物創設主題牆。用紙板剪出穀倉的樣子,並在下面用麻繩粘貼,並將五穀粘貼在穀倉上,增加情景感。

小滿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此時夏熟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

歌謠:

小滿太陽暖烘烘, 田裏禾苗綠茸茸, 一天躥長一寸高, 秋後糧倉滿盈盈。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8張

小滿節氣小麥還未成熟,可以乳白色的小麥爲主基調,整個畫面呈現的效果是一個孩子在麥田裏玩玩具。

芒種節氣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歌謠:

種完五穀種白菜, 過了芒種彆強種, 誰要誤了播種期, 一年收成準落空。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9張

芒種有夏收、夏種的特點。所以在設計版面時可以在簸箕裏裝着是芒種節氣的各種種子,布織布老爺爺撒豆豆,底下呈現幼兒們參與制作的麥穗。稻草房旁邊是小朋友提着籃子去看爺爺,在旁邊看書。

夏至節氣

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白天最長。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10張

歌謠:

大樹小樹擎綠傘, 傘下蟬兒唱得歡。唱的啥?你聽吧:“今年又是豐收年。”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2

關於芒種簡介知識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爲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爲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

芒種民俗

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

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爲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安苗

芒種打泥巴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爲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爲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11張

芒種諺語經典

1、小旱,不過五月十三。

2、十三,不雨直幹。

3、端午糉,寒衣不可送。

4、芒種,連收帶種。

5、畜、人,齊上陣,割運打軋快入囤。

6、不用教,全靠屁股搖。

7、拉得寬,屁股擺得歡。

8、怕後沉,上坡怕前沉,下坡載重難駕穩。

9、選種在田間,弄到場裏就要摻。

10、幾天,增產一年甜。

11、子選得好,稈粗、穗大、籽粒飽。

12、,不抽穗;散黑穗,不長粒;腥黑穗,粒腥味。

13、三怕:雹砸、雨淋、大風颳。

14、裏不要笑,收到囤裏才牢靠。

15、,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16、十九,不收一百一。

17、成動手割,莫等熟透顆粒落。

18、生割,穀子要熟妥。

19、青打滿倉,穀子爭青少打糧。

20、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飯。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3

2022節氣芒種的含義及特點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交芒種節氣。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1、麥粒接近飽滿

“芒種”的意思是麥粒上長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麥粒接近飽滿,有待成熟,預示豐收。農業專家提示說,芒種時節是農業生產最繁忙的季節,各地羣衆要抓緊時間進行搶收搶播和田間管理,勤施肥,確保糧食生產好收成。

2、農事繁忙的節氣

芒種節氣是很忙的節氣。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

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穀”。四川、陝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

二十四節氣芒種環創 第12張

3、氣溫攀升,進入梅雨時期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很接地氣的含義吧,可這個節氣,從氣象的角度來看,太不安分了: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捲風、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我們長江中下游呢?即將進入讓人頭疼的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真心是段難熬的時光。

二十四節氣芒種的氣候特點

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着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捲風、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芒種時節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西南地區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宋人范成大的《芒種後積雨驟冷》詩:“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播秧寒。”繪出了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農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畫面。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於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溼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衆發佈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