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

本文已影響1.95W人 

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HR面談時應多聆聽,適時地保持沉默。讓離職員工有時間可以思考,站在員工的角度出發,打消員工的顧慮。下面分享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

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1

第一點:誰來做?

如果這個員工是企業非常希望挽留的員工,部門主管可以進行第一時間溝通,儘可能多方面地獲悉離職原因,然後借用HR以及企業高管的力量與該員工進行離職面談。

必要的時候,可以請日常關係要好的其他HR同事進行面談或者非正式的交流。

在這種包圍式的溫暖進攻下,或許企業和個人都能收穫滿意的結果。

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

第二點:何時來做?

一般來說,離職面談都應該在員工遞交離職信一週之內進行。

當然了,如果是企業和用人部門都特別想挽留的員工,在該員工提出想離職念頭的時候就應該做好面談準備,即使是遞交了離職信,那也應該在遞交兩天之內進行溝通。

而面對企業希望其出去更好的員工,可以在最後工作日結束前一週進行面談。主要溝通內容包括交接情況、未來規劃等等。

對企業特別想留住的員工應在離職信遞交以後1周之內進行,最晚是在其最後工作日結束前一週進行。

第三點:地點安排

面談地點一點都不能隨便,絕對不可以在大庭廣衆毫無隱私的大辦公室進行交流。

需要找一個讓員工放心、舒心和無拘束感的地方,預留充足的時間。

有隱祕性的小會議室、外面的咖啡室等地方,要有平等對話的環境和空間

第四點:面談基調

面談時應多聆聽,適時地保持沉默。讓離職員工有時間可以思考,站在員工的角度出發,鼓勵開放式的表達,打消員工的顧慮。

對有些事情需要進行必要的解釋,但不是說教或訓誡。

引導自然地發表對於公司現行管理的看法,對在工作中感到不滿意或希望公司改進的地方和現象發表評論。

第五點:面談主題

應該儘量與離職員工的實際情況和利益相關。

如果側重點在如何挽留住該員工。第一時間瞭解其離職的原因,是否已經找好新的工作、是否已經有了OFFER,以及新的職位和待遇,同時試探其留下來的可能性以及期望的條件。

如果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對待遇或工作發展機會的不滿意,挽留下來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是對公司文化、公司制度、工作環境、領導風格等不滿意的,則挽留下來的可能性較小。

第六點:面談後續

要熱心解答員工提出的問題,爲他們辦好離職手續。爭取做到好聚好散。

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2

一、選擇最佳的面談時機

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HR只有把握好面談時機才能收到預期效果,離職面談應利用以下兩個時間點與離職員工進行交流。

第一個時間點是得到員工離職信息時,因爲這個時候許多員工的`離職意願還不是非常明確、堅定,有時可能僅因某件事情的刺激而萌生去意,此時如能及時溝通,化解其一時之衝動,往往能使員工收回辭職決定,不至於使事情鬧僵以至沒有迴旋餘地;

第二個時間點是員工去意已決並辦理完離職手續之後,因爲此時離職員工已無任何顧忌所以最容易講出心中的真話。

做好離職面談要注意這幾點 第2張

二、營造寬鬆的客觀環境

在進行離職面談時,首先要注意面談的時間和地點的選擇。由於離職面談的特殊性,面談地點應該具有一定的隱私性,一方面不要讓其他員工知曉,畢竟這不像普通的員工談話,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面談過程中被打斷和干擾,好的訪談環境有利於讓離職員工在無拘無束地情況下自由地談論問題。

例如可以嘗試選擇在能夠讓人精神放鬆的、伴有舒緩音樂的、空間明亮的咖啡廳,而不是每天都令人緊張壓抑的辦公室。離職面談的時間可以根據交談的深入情況靈活掌握,而不一定要有明確的限定,因爲這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一次與離職員工毫無約束完全敞開的友好交流。

三、充分運用技巧、積極地傾聽

儘管客觀環境應該是寬鬆和無約束的,但這並不代表離職面談只是普通的日常交流,實際上離職面談也是有技巧可言的。

HR在交談中應注意面談技巧,不要只是按照事先列出的問題逐一發問,更主要的是要積極地傾聽。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要仔細詢問,同時也要適時保持沉默,讓離職員工有足夠思考的時間。

HR應該在事先把握離職真實原因的基礎上,充分了解面談對象的性格特徵,從細節之處捕捉面談對象當時的心理狀態,並預期其將產生的反應,以此選擇合適的面談切入方式,並有效避免面談過程中出現冷場、情緒激化、失控並導致面談不能繼續和麪談失敗的情形發生。

HR可以先幫面談對象倒杯水,以此營造輕鬆的氣氛,以善意的動作卸去彼此對立的立場,建立彼此互信的關係。同時,在面談的過程當中,還應隨時察言觀色,設法將自己的立場與被面談者站在同一陣線上,專注傾聽其所抱怨的人或事。

當被面談者產生防衛的情形,HR應及時地關心他的感受,不要唐突地介入問題,更不可做出任何承諾,最重要的是要將面談重點記錄下來,便於之後的分析整理工作。

面談者的角色應該是多聽,做離職者的傾聽者,適當提出問題即可;少說,及時做良性或補救性的溝通,必要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