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未來發展因素

本文已影響5.19K人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有人說,要看一家企業能否能夠持續長久發展下去,在短期內是看財務狀況,到了中期看商業模式,長期下去就是看組織建設,那麼影響企業未來發展因素有哪些?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1

(一)管理理念的滯後性。

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時,許多企業十分重視自身組織結構的轉變,汲取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改變了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科層管理體制,大部分企業採取的扁平化管理體制,首席執行官、執行總裁、董事長、總經理、事業部等領導體制迅速構建,對促進領導作風的改變、保證科學決策和政令暢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實際管理中卻暴露出新舊體制轉換中的衝擊與碰撞。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滯後,沒有根本上從″以制度爲本″轉變到“以人爲本”的理念上來。許多人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習慣於過去的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從管理原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甚至在管理跨度和管理縱深上還明顯帶有不適應的狀況。

有些部門和個人經驗主義、形式主義、事務主義的傾向依然存在;無章可循,有章不循等隨意性管理也較爲嚴重。

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重形式輕內容,重表面輕實質,重口號輕落實所造成的局面,使企業的總體戰略和模式在運作中走樣,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凝聚力和誠信度。

(二)人員素質的反差性。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這一道理已成爲許多企業的共識,但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前,一些領導幹部、管理幹部和員工對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思想素質、專業技能、科學文化知識、技術水平、心理狀態、社會交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差距還十分明顯。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有主客觀兩個方面。客觀上是企業尚沒有健全和完善的培訓教育機制。主觀上的原因則是主要方面。一些人隨着地位的提高沒有及時地學習;

一些人隨着改革調整中機構的自然升格,仍然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沒有質的改變;一些人則是長期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只注意對上級領導和具體事務的應付,並沒有着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些人滿足於尚能完成基本任務而缺少較高的責任心,等等。因此,人員素質與職務、崗位的反差使工作缺乏創造性、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容易產生滿足現狀,因循守舊,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狀況,嚴重地影響着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三)現代意識缺位性。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員工對轉變觀念、勇於創新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執行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還缺乏主觀能動性,一些幹部和員工停留在上級抓一抓,下邊動一動的狀態。特別是在形象意識、公衆意識、溝通意識、互惠意識、信譽意識、戰略意識、科學意識和創新意識等現代意識上,只知其然,不只其所以然;

只停留在口頭上而缺乏實踐性。更不要說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實質、理論意義、戰略地位和指導意義的深刻理解了。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一些人主觀上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改造的淡化與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和自身的脆弱;激勵中對物質和金錢的強化與偏頗;管理中的懲罰多於獎勵;經營中的風險尚未真正傳遞到每一個人,致使工作缺乏前瞻性、預見性和先進性。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

(四)員工行爲的習慣性。

企業體制發生變革以後,廣大員工開始逐步接受新的管理機制。但是,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當前,部分員工中還存在着幾個帶有濃重的計劃經濟色彩的傾向性的問題。

一是“鐵飯碗”意識衍生出的僱傭行爲。“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還在部分員工中存在,分配製度中實際存在的大鍋飯的弊端還沒有徹底根除,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的現象比較普遍。

二是官商作風滋生出的惰性行爲。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等客上門,得過且過的傾向依然存在。

三是從衆意識衍化出的散漫行爲。不冒尖、不搶先;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滿腹牢騷。

個別管理幹部對上報喜不報憂、對下和事佬;有問題推上怨下、有成績誇誇其談;不願負責、不敢負責的現象較爲嚴重地阻隔了領導與羣衆的聯繫。

這些思想和行爲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格格不入的,是與中新公司騰飛計劃極不適應的。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2

企業核心競爭力,本來就是體現在特定的能力上。而這種能力本身又可以視爲多種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從其具體體現形式分析,可大體分解爲十個內容。我們姑且稱之爲十大競爭力。、 、

(1)決策競爭力。、 、這種競爭力,是企業辨別發展陷阱和市場機會,對環境變化作出及時有效反應的能力。不具有這一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屍。決策競爭力與企業決策力是一種同一關係。決策頻頻失誤的企業,肯定沒有決策競爭力。沒有決策競爭力的企業,也就是企業決策力薄弱。、 、

(2)組織競爭力。、 、企業市場競爭,最終得通過企業組織來實施。也只有當保證企業組織目標的實現必須完成的事務工作,事事有人做,並且知道做好的標準時,才能保證由決策競爭力所形成的優勢不落空。並且,企業決策力和執行力也必須以它爲基礎的。沒有強有力的組織明確而恰當地界定企業組織成員相互之間的關係,保障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活動,沒有恰當的人承擔並完成,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從何而來?、 、

(3)員工競爭力。、 、企業組織的大小事務,必須有人來承擔。也只有當員工的能力充分強,做好工作的意願充分高,並且具有耐心和犧牲精神時,才能保證事事都做到位。否則,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的空話。保障企業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活動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證活動的主體——員工具備與之相適應的能力、意願、耐心和犧牲精神。、 、

(4)流程競爭力。、 、流程就是企業組織各個機構和崗位角色個人做事方式的總和。它直接制約着企業組織運行的效率和效益。企業組織各個機構和崗位角色個人做事方式,沒有效率和效益,企業組織的運行,也就不會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個企業組織的做事方式沒有效率,也就企業組織運行沒有效率和效益,這直接是企業沒有執行力。、 、

(5)文化競爭力。、 、文化競爭力就是由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構成的一種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協調企業組織的運行,整合其內、外部資源的作用。

蒙牛的二十五個法則,之所以能夠成爲蒙牛的核心競爭力,其原因就在於這二十五個法則都變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爲準則。因而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於它。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統一,並且腐朽落後,決策就不免頻頻不失誤,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 第2張

(6)品牌競爭力。、 、品牌需要以質量爲基礎,但僅有質量卻不能構成品牌。它是強勢企業文化在社會公衆心目中的折射體現。因而它也直接構成企業整合內、外部資源的一種能力。

沒有品牌競爭力,企業組織內部和外部都不認同企業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結果,企業也就談不上有什麼競爭力,更談不上有核心競爭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種資源。因而它是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

(7)渠道競爭力。、 、企業要賺錢、贏利、發展,就必須有充分多的客戶接受他的產品和服務。如果沒有寬闊有效的渠道,溝通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企業與客戶隔離,也就必然會慘敗無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種資源,渠道競爭力也就直接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內容。、 、

(8)價格競爭力。、 、便宜是客戶尋求的八大價值之一,沒有不關注價格的客戶。在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同等的情況下,價格優勢就是競爭力。沒有價格優勢,最終都會被消費者淘汰。因而這一競爭力也就直接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內容。、 、

(9)夥伴競爭力。、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萬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爲過去,要爲客戶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務和價值滿足,也就必須建立廣泛的戰略聯盟。如果一個企業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無法適應客戶價值滿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強,也就直接是企業支持力和和執行力的提升。、 、

(10)創新競爭力。、 、一招先,吃遍天,這是市場競爭中的不二法門。要一招先就必須有不斷的創新。誰能不斷地創造出這一招先來,誰就能在這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它既是企業支持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又是企業執行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這十大競爭力,作爲一個整體,就體現爲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整合企業資源的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十個方面的競爭力,任何一個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會直接導致這種能力的下降,即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降低。但這十種競爭力又各自相對獨立。任何一個企業,擁有了這其中任何一種競爭力,也都是市場競爭一個制高點的佔領。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3

1、一家企業能否持續長久發展短期看財務狀況

作爲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判斷一家公司到底好不好,看哪些指標?短期來說,企業發展的目標是存活,只有存活,才能談更加遠大的長期目標。企業存活靠錢,要麼是營業收入,要麼是融資收入(實收資本)。

總之,有充足的現金流,企業纔有發展最基礎的保證。因此,短期來說,看這家企業的財務狀況。包括現金流、營業額、利潤、資產收益率等這些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全部在“財務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上體現。

但是需要注意,某些企業由於商業模式原因,短期內會比較“燒錢”(如京東前期對自建物流的投入,導致長達多年的虧損),這時候就需要看錢是否燒在了建立核心競爭優勢的地方(京東自建物流提高客戶購買體驗以及資源整合力)。

對於這樣的企業,就不必對他的利潤有多高要求了,只要投資者還願意給他錢去繼續玩,企業賬上有錢只要不破產就可以了。這時候看的就是他的融資數據。因此,我們說看一家企業發展狀況,短期看他的財務數據,尤其是利潤表上的數據。

但是,作爲企業方來說,或作爲投資企業的股東方來說,更看重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俗話說“有恆產者有恆心”,股東方肯定希望企業能長久而持續的.爲他們賺錢,而且是賺大錢,這也是作爲投資方獲得高額投資收益回報的正常訴求。因此,他們還需要判斷企業更長時間的表現。

2、一家企業能否持續長久發展中期看商業模式

判斷一家企業未來能否賺錢,以及未來盈利潛力如何,這就是企業中長期的表現了。企業這方面的表現,商界把它稱作“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什麼?簡單來說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盈利模式,一個是運營模式。

盈利模式就是企業靠什麼賺錢。比如淘寶的盈利模式,就是通過向商家提供銷售和獲客平臺,收取商家的平臺使用費、管理費、廣告費等費用。除此之外,天貓等自營旗艦店還可以通過直接參與銷售商品獲取利潤,等等這樣的賺錢途徑構成了企業的盈利模式。

企業未來發展因素 第3張

運營模式就是盈利模式的具體實施和執行策略。比如淘寶靠收取商家平臺服務費、管理費賺錢,那它這種賺錢的邏輯靠什麼來支撐和實行呢?淘寶通過向商家提供宣傳、引流、營銷、支付等一系列支持,幫助商家與消費者完成成交,這就是淘寶的運營模式。

商業模式爲什麼可以作爲判斷一家企業未來能否盈利,以及利潤多少的依據呢?因爲通過商業模式,我們可以看清一家企業賺錢的“祕笈”——盈利的潛力,以及盈利的可行性。

繼續拿淘寶舉例來說。淘寶作爲國內第一批電商平臺,他的盈利潛力如何呢?當時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近乎空白,可謂滿地盡是“黃金”,說明盈利模式很好,有無限可能。但是盈利模式好,不代表盈利就好。

能不能盈利,還得看盈利模式能不能落地——就是運營模式好不好的問題了。淘寶通過一些列的運營佈局——對淘寶網(以及後來的手機淘寶APP)的大力推廣宣傳,增加消費者流量,通過各種購物券、消費紅包、“雙11”、贊助各種晚會等活動,等等一系列方式將需求市場做起來,這時候大家普遍接受網上購物的便利性,入駐淘寶的商家得以成功獲客並賺到第一桶金,

淘寶順勢收取平臺費,並通過在網站首頁爲部分商家提供廣告展示位收取廣告費。通過這樣整個運營模式的操作,最終打通盈利模式,淘寶就實現了“源源不斷的(只要有新商家入駐就可以收取平臺費、只要有新商家需要在淘寶打廣告就可以收取廣告費)”收入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只要有一套良好的商業模式,企業就能在行業週期內實現正向收益循環,直到這個行業沒落。除非這個企業管理不善、組織建設不良,組織發展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這就到判斷一家企業能否長久發展的第三級指標——組織建設上了。

3、一家企業能否長久持續發展長期看組織建設

“存在即合理”,勢均力敵的對手之間,競爭註定進入更高級層面。

9月10日,阿里巴巴馬雲正式退休,“新六脈神劍”也正式推出。這個事件讓我有所啓發,並確立了我對企業高階競爭的維度的想法——那就是,一家企業能否持續長久發展,長期看他的組織建設。

高手過招,招招致命。既然能成長爲“高手”(巨頭企業),那他修煉所用的“武功祕籍”(商業模式)應該是相差無幾的,正所謂“天下武功,門派衆多,精練其一,便可造極”。

就比如當今的互聯網巨頭之間,阿里巴巴靠電商運營獨佔鰲頭,騰訊靠社交產品自成一霸,百度據搜素業務劃地稱王,美團挾外賣之衆、滴滴倚出行之塹分據各方,字節跳動一身算法聲名鵲起,京東拼多多,網易和小米,虎視眈眈在一旁。他們每家企業都有各自優勢,自成一脈。

那麼對於這些成熟企業,如何才能保證企業長久持續存在並發展?

首先,我們先統一一下標準和共識,什麼才叫“長久持續”?長久持續顧名思義,就是指企業能夠存在的生命週期,世界見過太多曇花一現的企業,消逝的太快肯定不能算做成功的企業。世界也沒見過哪個百年企業不是偉大的,存在這麼長必定有他的合理之處,更有他的偉大之處。

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成功和偉大的標準是什麼?是市值嗎?是企業規模?還是利潤?我想相比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更多人會更加信服企業的經濟貢獻和社會責任。

站在歷史的角度上,衡量一切事物是否偉大的標準,就是看他是否順應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但是作爲追求利潤的盈利性組織,企業天生的屬性不是做貢獻做慈善,貢獻和慈善只是企業發展的附屬品。所以拿貢獻和責任來評價企業肯定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合理的。因此我認爲,拿企業的生命週期來衡量企業是否成功是可取、並且可測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