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

本文已影響2.46W人 

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教育孩子是一份值得投資的事業。下面跟大家分享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

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

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1

教會孩子學會自立是每個家長的責任,過分的寵幸疼愛孩子讓孩子失去自立能力是每個做家長的敗筆。而讓孩子學會自立的第一步便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獨自行走。一般來說滿週歲的孩子就能獨立行走了,但也有些例外,畢竟每個孩子體質多不同,有些孩子過了週歲也還不會獨立行走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當然如果是過來週歲的孩子如果還不會獨立行走可以試着拿些,孩子比較喜歡的玩具給他看,然後說“嗨,來取吧”通過這樣的行爲來鍛鍊他們的步行訓練,從而幫忙孩子學會獨立行走。

在國外很多到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已經被家長朋友們送到保育園裏了,而在我們國內這樣的情況倒是比較少有,畢竟孩子還小我們中國人都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都不捨得讓孩子離家長太遠,而國外之所以把孩子放到保育園裏,除了是因爲有人幫忙照顧外,另外保育園裏的保育員還可以代替家長幫助輔助孩子學會在園區內或園區外安全的獨立行走(散步),所以我們也建議國內的家長朋友們畢竟我們沒有這種習慣,但是我們也可以像他們,如果孩子已經到了1歲半時,我們就可以儘量帶他們出去散步散步,在外出遊玩時順便把玩具、尿布、溼巾一起放入嬰兒車裏帶走。

爲讓孩子自立,應讓他們儘快掌握基本生活習慣。看到1歲以上的孩子有自己動手的慾望,就讓他自己拿勺吃飯,灑了也沒關係)明知是左撇子,也不要給他糾正到右手)。杯子也逐漸讓他自己拿。家長或保育員即使不幫忙,孩子模仿着同伴也能把飯勺、杯子拿起來。吃飯時不要沉默不語,應該同孩子說話。

一旦能拿起勺子,吃飯前就要教會他們洗手。當然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洗手是否順利地進行,與水龍頭的高低,以及寒冷季節是否有熱水有關。

此外要想讓孩子有自己主動進食的慾望,配的飯菜必須好吃。如果硬讓他吃難吃的、討厭的食物。他就不喜歡留在飯桌旁邊,所以這就要求家長朋友們多下苦功夫多學點炒菜技術,我們雖沒有辦法像名人母親那樣一年365天都可以保障孩子吃到不一樣的菜品,但是我們可以學會至少一兩道簡單的比較美味的菜譜供孩子品嚐,也是可以的。

天氣熱時,1歲零2-3個月的孩子,大小便時間如果有規律的話,到時間就可讓他坐便盆。但對非常討厭定點排便的孩子也別太勉強,過一段時間再開始訓練。如果定時排便訓練進行得比價順利,就乾脆把尿布撤掉。天氣轉涼後,排尿間隔時間縮短,多數孩子討厭坐便盆也不必硬讓他們坐盆。孩子1歲半左右時,按照前蘇聯模式,到了排便時間就他所以的孩子都坐便盆,其實這是很困難的。只有當孩子自己能確定無誤地說出要“尿尿”之後,才能做到這點,排便的訓練只能因人而異。

自己穿脫衣服,可以逐步開始訓練。當撤下尿布只穿短褲的孩子能說“噓...”,並且自己把手放在短褲前面時,就可因勢利導地鼓勵他說“來,脫下短褲”,讓他逐漸學會自己脫衣服。

要想自立,就得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爲讓孩子能夠說話,就要利用各種機會同他講話。能夠自立的孩子,最初可能不太清楚,但逐漸會產生大家平等的意識。在家裏自立,因爲受到母親表揚而高興,在園內自立,也會有“自己已經長大了”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平等的意識不是由外部灌輸的`,而是因自己自立獲得的。

編後語:想讓孩子學會自立,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習慣時,一定要做到切忌急於求成強制他們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尺寸強制他們去做,可能反而會使孩子喪失主動性,這樣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抵制心理,這對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自立性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尺寸,抓住技巧,只有抓住了技巧就可以是效果事半功倍。

如何成功培養孩子學會自立2

兒童能夠親自處理自己身邊的各種事情,稱之爲自立。自立意識是兒童逐步走上成人之路、適應現代社會環境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孩子不可能永遠是孩子,他們將來必定要走向社會。而未來的生活道路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沒有坎坷。一個自立能力強的孩子,在他未來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敢於搏擊生活,主宰自己的命運;相反,缺乏自立能力的孩子,則常常表現出沒主見,膽怯怕事,依賴性十足,意志薄弱,經不起一點小小的挫折。可見,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呢?

要給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場所和環境。現在,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肯於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然而他們往往容易忽視最不起眼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即使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總是越俎代皰,很少讓孩子自己去做。可以斷言,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是弱者。正確的做法就是,做父母的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活動場所和環境,讓孩子獨立活動,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長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獨立性,使其主動地去發展自己的能力。我的女兒七歲那年,幹什麼事還都離不開父母,後來,我有意地把一間小屋交給孩子安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她不僅敢一人睡一間屋,而且還學會了鋪牀、疊被、整理房間,從依附向獨立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她經常領小朋友到她的“領地”來做各種遊戲。那神情、那口吻儼然是一位“小老師”,表現出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事實告訴我,爲孩子創造獨立活動的環境,能使孩子的獨立性得到迅速的發展。

要給孩子自己作出決定或承擔責任的機會,提高孩子的“參與”能力。當今,我們國家已向世界敞開了大門,我們面臨的是信息激增、競爭激烈的時代。因而,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決不能滿足於“5分+綿羊”,而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增強“參與”能力,培養孩子思維敏捷、善於獨立思考和應變的心理素質。如有客人來訪,可讓孩子去拿些糖果、糕點招持客人,鼓勵孩子與客人交談、提問、請教,帶客人的孩子去玩耍,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又如,在討論家庭計劃或節假日安排時,也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當孩子講得有道理時,做父母的不妨從旁叫一聲好。這聲“好”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解除孩子心理或身體上的拘束以及口頭表達能力上的障礙。同時,對孩子正確的意見予以採納,保護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促使其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發展。

要擴大孩子的生活範圍,讓他們養成獨立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有些家長總對孩子不放心,對孩子的活動範圍過多地加以限制,結果抑制了孩子主動性的發展,致使孩子習慣於一切坐等父母安排,生活自理能力差,遇到新環境、新情況就不知所措。所以,讓孩子經常參加一些活動,有助於他們在心理上擺脫對父母的依附,同時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事業心、鑽研精神和獨立能力等。如節假日帶孩子去野外踏青郊遊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留心大自然的景象及其變化,讓孩子運用他自己學到的語文、數學知識來解釋周圍的現象,並不斷提出“爲什麼”,家長適時給予點撥。可以任孩子去跑、去玩、去交往,讓孩子仔細觀察人們的社會生活,人們是如何進行勞動創造的,從而激發孩子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慾望,使孩子的想象力自由馳騁,逐漸成長爲一個大有作爲的人。

總之,教會孩子自立的本領,比給孩子留下別的財富更爲寶貴。願天下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