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

本文已影響1.43W人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二十四節氣蘊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下面來看看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1

24節氣的來歷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袓先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 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物生長等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爲24等份, 並給每等份取名,這就是24節氣的由來。

大家知道,地球自轉一週就是一天,地球圍 繞太陽公轉一週,就是一年。事實上,24個節氣也就是表示地球在軌道上的24個不同的 位置。

我國古代創造24節氣,是爲了適應“天時”,以獲得農業豐收,是在反覆的實踐中, 綜合天文、物候、農業、氣象等各方面經驗總結出來的,早在西周就知道用“土圭”測 日影的方法來定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今天在河南古琶封縣還保存着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臺:土圭建築。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
  

到秦代《呂氏春秋·十二紀》裏的節氣已有8個, 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漢代《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 關於24節氣的.記載,與今天的24節氣完全一樣。

從天文學上講,二十四節氣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以春分點 爲零點,分爲24等分點。每個等分點都根據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而設立專 有名稱。其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來劃分一年四季的, “二分”、“二至”是季節的轉折點,“四立”表示季節的開始;小暑、大暑、處暑、小 寒、大寒表明一年中最熱、最冷的時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氣溫下降的過程與程度; 雨水、穀雨、大雪、小雪反映降雨降雪的程度;驚蟄、淸明、小滿、芒種反映季節和農 作物的生長現象。

爲了便於記憶,有人根據上述節氣名稱順序,編寫了一首24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在這首節氣歌中,每句除一兩個字外,其餘每一個字都代表二個節氣。如第一句中 除天字外,其餘各字代表(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六個節氣,其餘各句可照此類推。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2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立春: 2月4日前後,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後,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小滿: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

芒種: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

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迴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 第2張
  

小暑:7月7日前後,入暑,標誌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

大暑: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穫季節。

處暑:8月23日或24日,“處”爲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

白露:9月8日前後,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爲“寒露風”。

霜降:10月23日前後爲“寒露”,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後。

小雪:11月22日前後爲“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爲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迴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冬至: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爲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後, 此時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3

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習俗?

農曆一年中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每個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基本內容如下:

1、冬至:根據不同地區習俗,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住塔(八寶飯)、上大香、燒豆綿、燒磚瓦、拜神竈等;

2、小寒:在小寒的當天,有的地方會舉行磕頭大會,一般都是祭拜宗祖;

3、大寒:有的地區會舉行“燒熄火”活動,以表示夏至來臨;

4、立春:許多地方會有遊園會活動,喊着“擡春”;

5、雨水:許多地方都會有種籽活動,以期收穫豐收果實;

6、驚蟄:許多地方會有迎蟄活動,表示與春天結交;

7、春分:部分地區會舉行飛鴻祭,以慶祝春的到來;

8、清明:來自農耕文化的清明節,全國各地都會有有特殊的.習俗;

9、穀雨:在穀雨這一天,部分地區會有潑水節活動,以洗淨靈魂;

10、立夏:有的地方會有“貼臉”活動,即使臉對準日出方向,以感受夏的來臨;

11、小滿:在小滿節,有的地區會有“穿新衣,給孩子拋錢”的活動;

12、芒種:部分地區會舉行“趕芒節”,以感受夏的來臨;

13、夏至:部分地區有“芒芒吃丸子的習俗”,表示朝氣蓬勃;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和起源 第3張
  

14、小暑:有的地區會有“貼臉”活動,以感受夏日的溫暖;

15、大暑:有的地方會有“迎暑活動”,表示夏季來臨;

16、立秋:有的地方會有“秋收”活動,即收穫收穫;

17、處暑:部分地區會有“迎處暑節”活動,以表示秋收到此結束;

18、白露:在白露這一天,有的地區會有“燒香祭神”活動;

19、秋分:在秋分這一天,部分地區會有“祭山祈雨”活動;

20、寒露:在寒露這一天,部分地區會有“涼月會”活動,酬神;

21、霜降:在霜降這一天,部分地區會有“涼月會”活動,表示秋老虎來臨;

22、立冬:有的地方會有“擡冬”活動,以表明冬的到來;

23、小雪:部分地區會有“燒香祭神”活動,以祈求豐收水災;

24、大雪:部分地區會有“過大年”活動,以慶祝冬至到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