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

本文已影響2.27W人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作文歷來是老師和學生最爲關注的對象之一,它需要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以下分享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大詩人和政治家屈原而創建的,當年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忍見國家論亡而投汨羅江自盡。而汨羅江裏面,有很多魚,人民爲了不讓魚蝦咬屈原先生,有人擊鼓把魚嚇跑,有人用竹葉包糯米投入江中餵魚,這樣魚兒就不會咬屈原先生了。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

於是每年的這個時節漸漸流傳了“端午節”賽龍舟和包糉子的習俗。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有龍舟賽,那場面可熱鬧了,真是人山人海呀。

我家裏,每年這個時候,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有綠豆糕,鹹鴨蛋,還有很多餡的糉子,有紅豆糉子,蜜棗糉子……還有很多重糉子,今年的“端午節”快到了,奶奶又有給我們全家準備這些好吃的事物。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2

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搗麻餈,帶上山給先輩們“品嚐”。

說起做麻餈,工序還挺多的,得先把糯米用冰涼的水浸泡一夜,再把米粒兒壓成米粉,要壓得又細又小,這樣做出的麻餈口感好,咬一口,滿口米香。

第二天,奶奶就會起個大早蒸米粉,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活兒,蒸出來的粉又香又糯,那纔是最牛的。等濃濃的米味兒一冒出來,奶奶便麻利地倒出米粉團,跑着送去給爸爸和叔叔搗。那速度,簡直就是健步如飛啊。

叔叔和爸爸早已經萬事具備,只欠“粉團”。粉團一送來,他們就、掄起那又重又大的木槌,砸向那石臼中軟軟的粉團。我站在旁邊好奇地看着,手中拿着奶奶剛塞給我的松花粉罐,看着他們頭一點一點的就像小雞啄米似的。漸漸的.,粉團被搗得均勻起來,看那誘人的樣子,咬起來一定很有嚼勁兒!我興奮地想,眼睛火辣辣地盯着,不知不覺地嚥了下口水。

媽媽看粉團光滑了,一聲令下,爸爸和叔叔來了個急剎車,氣喘吁吁地把錘放到一邊,捧出嫩嫩的粉團兒,剛要放桌子上時,我猛然發現松花粉還在懷中,忙大叫:“快停下!松花粉!”趁大家發愣,我一口氣衝上前,將松花粉輕輕薄薄地鋪在上面,又灑了些在粉團上,這松花粉細膩絲滑,倒在案板上就是爲了防止粉團黏住。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 第2張

回來時,媽媽已經把粉團擀平了,拿起菜刀先切下外面的幾片,便開始切裏面了。望着那方方正正的麻餈,我沒敢拿,那是要先給祖輩們吃的,可那香味勾引着我的胃,忙了半天,肚子早在抗議了。突然看見媽媽拿起一條外邊的麻餈朝我晃了晃,我明白了:邊緣的不規則的不用先給祖輩,可以吃。

我歡呼一聲迅速奪了過來,溜到一邊大吃起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連着軟軟的絲,香糯的麻餈一入口,清甜的香氣便充滿了口腔,連呼出的氣都是香的呢。

一小時後,我們帶着新鮮出爐的麻餈和美酒佳餚上山了,要去給先輩們“嚐嚐看”。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3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習俗有包糉子、掛艾草、賽龍舟等等。

說起端午節,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老舅,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是,再次冒雨初冬,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

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謎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演變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傳統節日及風俗活動三年級週記 第3張

端午節一天晚上,阿太先把糯米泡好,把包糉子的葉子用熱水煮好,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奶奶起牀爆了。一起牀,我和弟弟爭搶者往廚房裏鑽,看到我們饞嘴的樣子,奶奶和阿太笑得合不攏嘴……桌子上還有未包完的糉子餡和糉葉,我說:“阿太,我也想動手包……”

阿太邊示範邊說:“先把糉子折成漏斗形,然後放料,手再把料按實,把糉葉包緊,拿草繩捆牢……”看着阿太的樣子,我覺得不難,可是包的時候,怎麼都包不好,最後奶奶手把手又演示給我看,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包了一個!我開心得手舞足蹈。“香噴噴的糉子出鍋咯……”奶奶大喊着,我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哇,糯米的糯香,蜜棗的香甜混合在一起,真是美味極了!”我吃着,讚歎着,就這樣,我們一家吃得開心極了……

我喜歡端午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