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本文已影響5.3K人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海底撈在2020年開始快速擴店。但“抄底”擴店並沒有達到海底撈的預期。快速擴店勢必要推高海底撈成本,拖累利潤增長。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1

11月5日晚,海底撈宣佈要實施“啄木鳥”計劃,對經營不達預期的約300家門店進行停業整合,同時還公佈了一系列舉措。

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抄底”擴店,而後經營指標被拉低,效果不及預期。資本市場最早給出答案,按照11月5日收盤價計算,海底撈最新市值約1150億港元,較年內峯值已縮水近3500億港元。

快速擴店推高成本

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餐飲業承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規模一改往年的增長態勢,由5188億元的市場規模縮水至4380億元,減少15.57%。這意味着,一批火鍋店承壓撤店。

海底撈在2020年開始快速擴店。在2020年年報中,海底撈表示,2020年二季度起,隨着內地新冠疫情逐漸好轉,下半年餐飲業復甦明顯,海底撈在現有門店營業情況逐漸恢復的同時在加速開店。

2020年,海底撈門店在一線城市增加65家,二線城市增加167家;三線及以下城市增加257家。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的擴店計劃仍在繼續,一線城市增加75家;二線城市增加204家;三線城市增加344家。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但“抄底”擴店並沒有達到海底撈的預期。

一方面,疫情還在反覆,另一方面,新開門店正在拖累海底撈引以爲傲的翻檯率以及單店淨利潤。對比2020年和2021年門店翻檯率,海底撈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檯率變化最爲明顯,由3.6下降至2.9,一二線城市城市均保持在3以上,其中2021年新開餐廳的翻檯率爲僅2.3,現有餐廳爲3.1。

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同店銷售額8.48萬元,單店淨利潤僅爲5.92萬元,淨利潤率0.48%,而在2019年同期,該三項指標分別爲14.37萬元、153.6萬元、7.78%。

快速擴店勢必要推高海底撈成本,拖累利潤增長。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00.94億元,同比增長1105.9%,淨利潤9650萬元,同比上升110.0%,但扣除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海底撈陷入虧損。

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的9.11億淨利潤,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的業績已經顯露出疲態。

開店擴張帶來沉重的成本壓力。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的銷售成本超過85億元,員工薪酬成本71億元,折舊和攤銷超過21億元,其它支出合計超18億元。最終,200.94億的總營收,只餘下了5.59億元的經營溢利。對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收116億,經營溢利則爲13.35億元。

直到2021年6月15日,張勇在一次交流會上坦承:“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資本市場同樣意識到了問題。今年春節後,海底撈股價衝高回落,按照11月5日收盤價計算,海底撈最新市值約1150億港元,較年內峯值已縮水近3500億港元。

關於今年以來海底撈的市值表現,天圖投資副總裁柳一帆認爲,主要原因仍是業績增長問題。在他看來,此前資本市場對於海底撈期待值比較高,未來預期也比較高,但目前海底撈的增長數據下降,與之前資本市場的預期不匹配,所以市值也隨之下降。

“海底撈的運營數據確實是增長放緩,再加上它還有一些運營指標,比如說翻檯率,這些其實表現也不是特別好。所以會讓資本市場對它的估值模型、未來預期發生偏離。”柳一帆認爲,增長變慢,未來增長預期改變,是市值減少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同時在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海底撈的各種負面新聞就被放大,也成爲對其的雙重打擊。

要剎車並不容易,數據顯示,2020年海底撈一共新開544家店,而2021年上半年,仍增加了近300家。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2

也許是要過年了,也許是爲了明年更好的發展,海底撈選擇了自爆關店300家,曾經生意火爆的海底撈,爲何走到了今天大規模關店的地步?

有餐飲專家認爲,這背後其實是這3個原因趕走了顧客!

第一、價格因素

就像網友們評論中所說的那樣,海底撈的人均消費要150元以上,雖然海底撈官方表示人均消費130元左右,但其實去吃過海底撈的人都知道,130元根本吃不到什麼東西,你只要多點兩盤肉,那麼人均消費直奔150元以上。

這個價格要是在疫情之前其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疫情之前年輕人都喜歡超前消費,人均300很多人也不會眨一下眼。

但是疫情之後,人們的消費觀念徹底改變了,從超前消費變成了理性消費,很多年輕人都認識到了存款的重要性,都在不斷地減少非必要的支出,性價比成爲了不少年輕人消費的新方式。

更別說那些結婚生娃的年輕人了,面對養育小孩的.壓力,面對房貸的壓力,面對各種生活壓力,很多年輕人結婚以後都緊衣縮食了。

在這樣的消費大環境下,人均150元吃頓海底撈火鍋頓時一點都不香了,還不如花80元去吃一頓自助烤肉火鍋,還不如花個50元去吃一頓自助小火鍋,還不如買包海底撈的底料回家自己煮,不僅實惠,還吃的更好。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第2張

第二,瘋狂開店

俗話說:“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人瘋狂!”

海底撈開店到底有多瘋狂呢?

看一個數據大家就明白了,在疫情的2020年,海底撈不僅沒有降低開店速度,反而逆勢而行,新增了544家門店,一年365天的時間你,海底撈新開設了544家門店,這意味着每天開店1.5家。

這樣瘋狂的開店速度,就是餐飲業的“大 躍進”,這樣瘋狂開店的背後,開店質量可想而知,門店選址,人員培訓,門店管理都出現了很多的失誤。

原本海底撈新員工的培訓時間要6個月,爲了開新店,縮短爲不足1個月,甚至今天招人,後天就開始獨立看臺,培訓時間的減少,導致海底撈的門店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同樣的店長也是如此,以前海底撈店長需要培訓10年,如今只需要半個月時間,導致各個新開設的門店管理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所以導致不少網友們對於海底撈的服務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認爲服務很好,有人認爲服務很差,甚至同一個顧客,去不同的門店享受到的服務都是不一樣的。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第3張

第三,戰略失誤

海底撈老闆張勇是四川簡陽人,但是在2018年海底撈上市之前,張勇有個“騷操作”把全家移民到了新加坡,隨着海底撈股價的上漲,張勇成爲了新加坡首富。

但是在2018年以後,國風國潮開始興起,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海底撈老闆張勇的操作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吐槽。

有網友表示:“厲害了,一不小心就吃了個國外的火鍋,口味還挺四川的。”

疫情之後,各個餐飲店都在停止擴張,修煉內功,但是海底撈卻選擇了逆勢開店,別人是順勢而爲,他是逆勢而上,勇氣可嘉的背後,今天品嚐到了關店的苦果。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3

有投資者認爲,海底撈翻檯率數據下滑是疫情導致的。其實,除了疫情因素,也有火鍋行業本身競爭激烈的原因。

同樣經歷疫情,另一家經營酸菜魚的港股上市公司九毛九()業績恢復比較明顯,而同處火鍋行業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撈還在泥潭中掙扎。

餐飲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和人力密集行業,成長性主要來自單店盈利模式複製。因此,營業利潤率是綜合反映營業狀況的有效指標。在疫情前的2019年,九毛九和海底撈的營業利潤率相當,分別爲12.63%和11.74%。呷哺呷哺經營面臨更多問題,營業利潤率爲9.58%。上述三家公司2020年上半年都經歷了嚴重虧損,從2020年下半年起開始恢復盈利,但情況卻出現分化。九毛九2020年營業利潤率爲7.04%,今年上半年恢復至疫前水平爲13.94%。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營業利潤率分別僅爲2.57%和1.02%,遠低於疫前水平。可見,海底撈今日的困局並不能全歸結於疫情。

海底撈關店300傢俱體原因 第4張

導致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經營越發困難的主要原因和行業競爭加劇有關。首先,火鍋行業本身護城河很低,海底撈提供的極致服務並非無法複製。海底撈“火”了之後,在資本加持下已有多家火鍋連鎖品牌獲得融資,各類新式火鍋品牌層出不窮。巴奴毛肚火鍋在極短時間內殺進中國火鍋品牌三強;傳統川渝火鍋有同質化嚴重的傾向,而種類更豐富、花樣更多的有料火鍋漸漸崛起。蝦吃蝦涮是以蝦爲主的幹鍋,開創了蝦火鍋品類,迅速在全國打下千餘家門店。粵式火鍋撈王也已經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面對新進者花樣迭出的競爭,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傳統火鍋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另外,海底撈一直引以爲傲的供應鏈也並不一定構成優勢。海底撈的供應鏈主要依賴關聯方,但關聯方供貨容易導致貨源單一,對所購原材料質量沒有同其他供應商作對比,如果供應商存在問題或產品質量變差,海底撈是否能及時發現並更換供應商?近期,海底撈陸續被曝出食品質量問題和食物缺斤少兩的問題。快速增加門店顯然也考驗着海底撈的供應鏈體系和門店管理能力。

這次關店只是海底撈斷腕自救的第一刀,效果並不會立竿見影。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突出重圍,如何提高其門店和供應鏈的管理能力,纔是這家火鍋餐飲公司業績能否回升的關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